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66|回复: 0

鲁风:后营完小

发表于 2020-7-18 09:18: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鲁风,著名作家、编辑家、姓氏书法创始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省级报刊发表作品。1971年6月3日,发表了文革开始后山东省第一篇小说作品《党员代表》,同年在《大众日报》刊发散文《山村巨变》,被选入高中语文乡土教材。著有小说、散文集多部。其书法擅长楷体榜书,所创“姓氏书法”作品多被国内外爱好者收藏。现为《泰山文化》执行总编。



         一座大殿,若干座其他神灵居住的房屋,朝南的大门油漆已经斑驳脱落。这里原来是后营村的大庙。青石做的门枕石分两边,煞是威严、气派――这便是五十年代的后营完小。
         它与后营村相隔百米许,独立成院。本来是神住的地方嘛,当然不能跟凡人混杂。共产党来了,推倒了各式各样的神仙泥塑,建了方圆数里最大的一所学校――后营中心完小。有一至四年纪的学校叫初级小学,而仅加设一个五年级或六年级的叫高级小学,而具备所有一至六年级的班级的学校才称完全小学。后营就是。
        想来已40多年,当年的小学生今天也来向年轻人说“古”了――看,多么有意思!1956年夏天,怀着惶恐不安与畏怯来报考高小,同时参加考试的20多人,大多数落榜,只我们3名应届生和1名往届毕业生被录取。
         第一位班主任是位柔弱的女教师,姓孙,说是从十九郞完小调过来的。孙老师不久调到她丈夫那儿去了,全班同学恸哭不已,在后营多好,为什么要走呢?少年人不知愁滋味,更不懂什么夫妻两地分居,只希望一位好老师能一辈子教自己才好。第二年、第三年噩耗不断传来――李兴家等几位老师被打成了右派。李兴家初小时就教过我的,人有个性,要强,想当作家。可这有什么错呢?咋就成了右派了呢?还有老家是德州地区的闫乙丙老师,跳高能跳到一米四多――那是那时那一带的空前纪录,他也成了右派。浑身都散发着青春活力的教师哟,立时都变得焉不拉唧。

        五十年代的生活清苦。后营离家7里地,冬天住校自己背干粮,学校供应开水。那时我们最奢侈的支出和享受,是到后营村中心一家小铺买5分钱的豆瓣浆。晚上,我们4个人同住一间小屋,点一盏煤油灯,没有电视,没有电影,那时连收音机也没有,十几岁的我们就搞放屁泚灯的恶作剧。
五十年代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大搞水利建设,到处修渠。我们上学便是沿着才开挖的绣惠三干渠一路走的,踩在高大松软的新河堤上,心里充满了自豪和向往。
         五十年代的人纯真、努力。前边提到的那位李兴家老师,自费订了刊物,要当作家,还鼓励我们立大志。我就是从那时候知道了卓娅和舒拉,知道了《把一切献给党》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神圣,又是这般的美好和亲切。我爱好语文,作文写得稍好,老师便喜不能抑,指着一位不学上进的同学说我能教了他。给了我几多鼓励,也使我久久不安。老师恨铁不成钢自可理解,但做法似乎欠妥,未能照顾到后进生的尊严。

         后营完小的学生真多,得有几百人,而我们村的学校四个年级才有66名学生;这里老师也多,得有几十名。记得教初年级的一位女老师姓牛。小姑娘似的,嫁了中学里一位离异的教师。小孩子家不谙世事,只是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前些年忽然想起那位“小姑娘”老师,打听一下吧,说是早就因心脏病作古了。仿佛就在昨天,那么水灵,那么结实,怎么就成故人了呢?可仔细一算,那时候年龄最小的老师,也该接近古稀了。后营完小,少年时代的这座神圣学堂,我的师长先生们,如今你们都在哪里呢?
         我学生的学生,如今也该做教师了,有的还在著名学府。可我这乡村娃子走出来的痴情人,咋就忘不了早已不在了的后营完小呢?常常想起的,还是那座大殿,那些四合院的草房瓦屋,那油漆斑驳的庙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