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3|回复: 0

少一些功利心,让孩子慢慢长大

发表于 2020-7-18 09:33: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几天,网上可谓“神童”迭出,先是昆明六年级小学生研究结直肠癌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项,后是武汉两名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获奖,还有号称“一天能作词300首、诗2000首、写15000字小说”、拥有地方运营中心副主编等头衔的浙江14岁女生……网友质疑,官方调查,媒体报道,父母道歉解释,一时间众声喧哗。
  武汉两名小学生所获奖项尚未有调查结果(截至7月16日22点),在此不妄议。昆明小学生的父亲已公开道歉,承认“过度参与了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14岁女生的父亲岑某面对媒体和网友的质疑,接受采访时解释“写诗是以电脑打字的方式,比谁能打字更快”,给女儿那么多头衔,“最终还是一切为了孩子,以孩子为中心。”
  “一切为了孩子”,听起来“可怜天下父母心”。实际上,父母急功近利,给孩子“堆砌名声”的行为,从长远看,不仅不利于孩子成长,还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坑”。
  没有真才实学,就获得“功名”,一方面会让孩子认为成功很容易,不愿再受读书之苦;另一方面,会或多或少看不清自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从而失去了与同龄小伙伴平等相处的视角。没有了脚踏实地的努力,没有了融洽的同伴关系,孩子几乎不可能继续走在健康成长的路上。
  即使有实力加持,年少成名,也不容易葆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正常的发展环境。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但因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到十二三岁时,已“泯然众人矣”。
  方仲永的“泯然众人矣”,尚算好的结局。一些年少成名的人,结局常常令人唏嘘。
  名利是一把双刃剑。它让别人把你抬得很高,但不把握好自己,也会摔得很惨。
  作为父母,“一切为了孩子”无可厚非,但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投射给孩子,要给孩子时间,让孩子慢慢长大,靠勤奋和努力去赢得一切。无数事实证明,父母对孩子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行为,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镜花水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