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前,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发布的《社会建设蓝皮书:202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八成在京外地大学毕业生选择在35岁前离开北京,而户口则成了决定这些年轻人去留大城市的指挥棒。大城市户口背后的认同感、归属感,让年轻人上演了一出出“虐心大戏”。
有户口,是否就会有一切
对于有了户口就能买车、买房这件事,冯晓暂时是想都不敢想的。虽然前不久刚领证,但小两口什么时候才能在北京安家落户还是个未知数。“买车摇不上号,这点工资又根本不够买房。”
3年前,宋洁在找工作时并不觉得户口有多重要,买房买车还很遥远,并且根据相关政策,在北京工作5年后就可以买房。那时的她认为,多等一等,或许就有机会解决户口,哪怕没有户口也可以像北京本地人一样生活。
今年5月,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万人。3年过去了,她发现自己拿到户口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却越来越多。
而认清这个事实后,除了后悔,宋洁更多的是迷茫。“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我从来没觉得我被这个城市接纳了。”虽然挣得不少,但宋洁感到“连花钱的时间都没有”。每天上下班总共要坐两个小时的地铁,这像深渊一样吞噬着自己的精力。
不仅如此,宋洁的父母也开始担心了。没有户口,没有对象,这“漂泊”之感让父母急切地希望她回到家乡过安定的生活。前不久,她爸爸专门来北京看她。父女俩当面聊了很多,主题就是希望她回家。
“不知道如果当时找到了有户口的工作,会不会好些。”宋洁感叹道。
冯晓则走上了宋洁口中的另一条路。今年刚硕士毕业的她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户口是她在北京找工作时的首要条件。
由于高考失利,成绩优异的她考到了山东某二本高校,不甘于现状的她决定考研到北京的高校,这一次,她终于如愿以偿。在北京名校就读研究生时,她越发明确了“留在北京”的目标,而这并不仅是指在北京工作,还包括拥有一个北京户口。
找工作之前,冯晓曾在多家外企、民企实习过,虽然工作氛围好、同事关系融洽,但说到找工作的事情时,连企业中的同事都劝她“先拿到北京户口,再回来工作也不迟”。而在研二找工作时,几乎所有打算留在北京的同学都奔着户口去了。尽管今年北京的户口指标已经很少,但全班20多人只有一个人选择了没有北京户口的工作。
之所以从一开始找工作就明确了“一定要有户口”这一目标,冯晓解释道:“只有有了户口,才算真正属于这个城市,我不想当‘北漂’,我只想在北京平静地、没有后顾之忧地生活。”她认为,作为一个女生,找工作首先要考虑的是“稳定”。
这份有户口的工作确实给她带来了“稳定”。如今,她每天的生活都很相似,不怎么加班,工作内容固定,唯一有些不足的就是“工资有点少”,但这也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单位提供单身宿舍,不用她交房租。
在冯晓的同学看来,这是一个很美好的工作,以至于冯晓每次抱怨自己的生活时,有人觉得她这是得了便宜卖乖。然而,冯晓认为,为了户口,自己失去了很多。
“单位没有那么多能施展自己个性和才华的地方,这是我最受束缚的。”冯晓说,单位里的规定很多,所有事情都是按流程走,没有自己创新的空间。“有时看到同学的单位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做一些事情就很羡慕,我做的一切都是规定好的。”
单位的工作清闲,却导致了同事之间的关系复杂。“因为大家都很闲,所以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和别人发生摩擦。”没事的时候,人们在背后互相议论别人的八卦,也是冯晓接受不了的。
挣得少则成了冯晓的另一困境。每天工作活儿不多,空闲时间她就开始琢磨,能不能有一些其他的挣钱渠道。每次同学聚会,这些有户口但是没有多少钱的“小伙伴”就会聚在一起讨论怎么炒股、怎么开网店。
对于有了户口就能买车、买房这件事,冯晓也是暂时想都不敢想的。虽然前不久刚领证,但小两口什么时候才能在北京安家落户还是个未知数。“买车摇不上号,这点儿工资根本不够买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