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新华日报
    科创板首批25家挂牌上市的公司中,注册地在江苏的达到4家,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江苏因此在“科创榜单”中位居全国第三。不仅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名列前茅,而且,在首批25家上市企业中“拔得头筹”的也是苏企——拥有科创板证券代码第一位“688001”的华兴源创,一家来自苏州的公司。
近日,记者在华兴源创总部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了解到,这家在平板检测领域实现进口替代、打破外资垄断的高科技企业,眼下还在向备受国人关注的集成电路产业进军。
“本次挂牌科创板,募集资金投向之一的‘半导体事业部建设项目’,是公司在集成电路测试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华兴源创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此前在集成电路测试领域的提前布局,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目前,华兴源创已在移动终端电池管理系统芯片测试技术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未来,公司还将充分利用在平板显示检测领域积累的研发技术和品牌优势,结合在集成电路测试领域的技术研发实力,开展下游消费电子行业客户芯片测试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实现在集成电路行业的产业布局及产品推广。
“创新驱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中国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新的发展引擎。”清晖智库创始人、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记者,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制度和环境的支持。“其中,资本是‘源头活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苏州工业园区,记者发现,资本已经成为科创型企业茁壮生长的背后力量。“我们这样的科创公司,在发展初期最大的难题就是融资。”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的中际旭创创始人刘圣表示,他解决这一难题的方式正是凭借商业计划书拿到了苏州工业园区给予的第一笔天使投资。
更多类似中际旭创的创新创业故事正在苏州工业园区上演,此次科创板首批挂牌公司,除了华兴源创,瀚川智能同样来自园区,这是一家专业的智能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相比同行,瀚川智能是业内少数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国外一线同行竞争的企业。目前,公司在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均有智能制造装备项目落地。
江苏名片“闪耀”科创板
科创板首批挂牌的江苏公司,除华兴源创和瀚川智能之外,还有来自南京的南微医学和来自苏州的天准科技。记者发现,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上述4家公司都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和江苏的制造业大省地位相称。
实际上,在投资业内,江苏高端制造领域的优质标的,早已成为投资人“趋之若鹜”的追逐对象。2017年,天准科技完成Pre-IPO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金沙江联合资本、元禾原点等。在前期资本的助力下,公司现已形成集自主研发、生产及销售视觉设备于一身的一体化模式,主要产品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设备等。
东莞证券行业分析师卢立亭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研发,天准科技在机器视觉检测领域已构筑一定的技术壁垒,具备自主开发视觉底层算法、平台软件,以及设计视觉传感器和精密驱动控制器等核心组件的能力。“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精密测量仪器检测精度达到0.3微米,打破了国外垄断。”
相比天准科技,主营微创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南微医学更早地对接了资本市场。“早在2000年,公司创业者团队和香港天使投资者共同设立南微医学,此后又在2003年获得国内风投的股权投资。”南微医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一直以来,公司发展都非常迅速。数据显示,2016-2018年,南微医学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14亿元、6.41亿元、9.22亿元。
该负责人还认为,由于南微医学业绩增长较快,部分产品产能已经饱和,而此次募投项目的运行恰好可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成功登陆科创板后,借力资本市场的力量,有利于公司对标国际一流厂商,持续提升创新研发能力,更好地实现国际化战略。”
宋清辉表示,从市场定位看,科创板就是要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成长型企业。这一定位,决定了拥有区位、产业、人才、资本等诸多优势的江苏企业,能更快崭露头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