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6|回复: 0

不一样的就业形态来了

发表于 2020-7-19 20:03: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浙江日报
     多重不确定性中却传出一个特殊信号:一季度,浙江省登记失业率2.28%,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登记失业率不升反降的背后,是新就业形态的茁壮成长。疫情以来,据悉有200万商家涌入淘宝开新店,转行直播带货、兼职快递小哥等故事也再次“刷屏”,人工智能培训师、在线学习服务师、供应链管理员等“高大上”的新职业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就业形态不仅大大缓解了受疫情冲击的就业难,也在改变着传统就业形态——组织内就业正在转变为多平台就业、灵活就业,就业与创业正在快速融合。
  求职、就业,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记者走进就业群体展开了深入调查。
>

金东区人社局举办的招聘会上,多名求职者在金华锐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摊位了解“云客服”岗位的相关情况。 拍友 李建林 摄
  新形态带来新机遇
  “来之前觉得啥也不能做;来了后发现啥都可以做。”这个夏天,20岁的河南职高毕业生小韩来到浙江,在金东区的菜鸟金华产业园参加一个电商培训班。在初步了解当地的电商发展形势后,他就决心留在金东发展,已经签了一份网店美工的工作。
  像小韩这样被吸引到浙江工作已成为一种现象。活跃的电商经济带来职业的不断细化、新增,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就业岗位。记者在小韩提供的培训课程表上发现,上面列着“客服那些事儿”“产品人像抠图”“网店开设流程”等涵盖电商各主要岗位的课程。就业老师王权介绍,这些课程都是配合相应岗位设计的,学生基本都已被签约一空。
  从电商再到对整个数字经济的观察,不难发现,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工业机器人运维员……层出不穷的新职业正在成为吸引就业的主要渠道。今年5月,教育部和阿里巴巴联合启动的数字经济网络专场招聘会,推出相关就业岗位就达40万个。
  这就是新就业形态的魅力所在。它通过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改变了正式稳定就业和传统灵活就业的形式,将“工作”细分为具体“任务”,呈现出灵活自由的显著特点。
  “不想当骑手的咖啡师就不是好厨子。”42岁的张诚这样介绍自己。曾经是绍兴一家酒店大厨的他,在疫情缓和后没有等来上班通知,却等到了老板的解约电话。掌了近十年勺的张诚无奈之下拿起手机,签约成了美团一名外卖骑手,后来又觉得时间还空余,通过一个灵活用工平台,成为一家咖啡店的咖啡师。
  2个月“打仗一样的”忙碌工作,却让张诚越干越明白。以前他对“网上的工作”有偏见,觉得“不稳定”,现在却喜欢上了“自己掌握时间”的工作,不用再像以前酒店生意冷清时只能干坐着。
  这种灵活就业方式,让像张诚一样的因为疫情而暂时失去工作的人迅速找到工作,而且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了收入。张诚原来每月工资4500元,如今各种兼职加起来有8000多元。
  在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姚先国眼里,新就业形态不仅成为我们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的重要发力点之一,而且正在积极作用于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过去的就业对组织依赖性很强,现在个体的自主性越来越突出,只要有能力有时间,劳动者就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