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4|回复: 0

着力发掘深海科研富矿(创新谈)

发表于 2020-7-20 12:51: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刘诗瑶
把科学家送至海洋最深处这片科考富矿,有助于填补我国深渊学科的空白领域,尽早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前不久,“探索二号”母船搭载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抵达海南三亚,开展潜水器与支持保障母船的适配工作,这意味着这一万米载人潜水器离实现深海梦想又近了一步。

在对海洋的不懈探索中,我国科学家正在把目光投向更深处。目前在我国载人深潜领域,名气最大的当属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它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海域的科考需求。现在,万米载人深潜器的研制将引领海洋特别是深海科学研究走向更深处。

通常,深度大于6000米的深海被称为深渊,科学家认为其有着不可替代的科考和科研价值。专家曾打比方,下潜到1万米深度,相当于在1个手指甲大小面积上承受约1吨的重量。气压、光照、盐度的逐级变化,造就了地球这个最深处的特殊性。在此开展科学研究,能够获取地球物理、地质构造等独一无二的科学资料。从物种起源来看,适应极端环境下的深渊生物,可能蕴藏着攻克癌症等重大难题的基因密码。我国科研人员此前搭载“蛟龙”号最深潜至7000多米深的海区,目睹了水下六七千米的真实场景——这里并非死气沉沉,而是生机盎然。如果往更深处下潜,神秘的海洋有可能呈现出更加奇异的景象。

尽管深海科学研究已开展了较长时间,但人类对深海的认知仍非常有限。太空比深海更加“遥远”,但从抵达深处的规模、人次和频率看,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要胜过深海。尤其是全球深渊科学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抵至万米深渊的载人潜水器寥寥无几。以深渊进入和深渊探测为代表的深海技术,恰恰代表了国际深海工程技术领域的顶级水平。加快研制万米载人深潜器,把科学家送至海洋最深处这片科考富矿,有助于填补我国深渊学科的空白,尽早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在国际深海科考领域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当前,深海科考、深渊探索迎来发展好时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国家“十三五”规划也明确要加强深海、深地、深空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蛟龙”号、“深海勇士”号等载人潜水器已取得丰硕成果,“深海一号”“探索二号”等母船队伍也日渐完善,为开展业务化、深层次载人深潜活动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包含潜航员在内的载人深潜人才梯队茁壮成长。如今,被命名为“奋斗者”号的万米载人潜水器接续奋斗、勇攀高峰,反映出我国海洋科技工作者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万米载人深潜的梦想有望成为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