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工网
     本报讯 (记者吴铎思)首席科学家、首席执行官、首席分析师、首席经济学家……在不同的岗位上,“首席”职位并不陌生。《工人日报》记者日前从福建省人社厅获悉,为引导职工薪酬与技能等级挂钩,福建省将在企业关键岗位上设立“首席工人”岗位,实行特岗特薪。
据了解,获得“首席工人”称号的职工一般在职业技能等级水平上高于其他工人,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此类工人今后将实行特岗特薪制度,以彰显技能等级的重要性。除了“首席工人”外,福建省企业还将同时设立“职业技能带头人”职位,通过他们的“传帮带”,让更多的工人熟练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以培养出更多的工匠。 
“首席工人”和职业技能带头人除了特定的岗位薪酬外,还可享受到与该职位挂钩的福利、医疗、住房、休假等方面的待遇。
业内人士指出,制造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是技能工人的竞争。但长期以来,我国技工短缺的问题,严重束缚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福建泉州为例,该市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泉州市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师)人才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也12.88,职业资格二级(技师)的求人倍率为3.78。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的过程中,提升技工队伍的规模和素质显得尤为迫切。“企业买新机器容易,但是买完以后发现会用的工人很少。”福建一家数控机械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数控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与技术发展难以匹配,这样不利于机械自动化、智能制造的发展。 
对此,专家表示,技工缺失的背后是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偏低,个人收入和贡献不挂钩,导致职业教育吸引不了高素质的人才。
福建省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黄永乐表示,“首席工人”的设立凸显出对人才的尊重和肯定。首先体现在劳动管理的价值上,确立劳动追求的方向,将“精益求精”的目标,提升为劳动管理的核心实践;其次是职业认同的价值,通过抬高个体劳动的精神地位,可以整体提升技工群体的被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最后是文化个性的价值,当“首席工人”成为企业文化个性的标识,将极大提升企业的鲜明个性。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如何确保“首席工人”发挥技术优势和引领作用,如何确保评选的公平性,如何不让其成为某些人的“福利”,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制定出详细的“首席工人”评选标准,建立严格的考察和考核制度,确保“首席工人”名副其实,发挥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