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7-21 14:29:19
|
查看全部
人民网:助推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实现复工复产,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都涌现出哪些典型案例?
梁志峰: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主要面临人流物流不畅、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难、订单减少等问题。通过推动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有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取得明显成效。

某数字化服务商落实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实施“中小微企业智慧成长计划”。(工信部中小企业局供图)
一是“恢复”。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疫情防控,推广在线办公、远程管理、视频会议等互联网应用,帮助中小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运营。如有些地区建立“惠企一码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复工备案、员工健康监测、口罩银行、防疫物资需求、惠企政策查询等一站式便捷化“码上办”服务。二是“培新”。加快发展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新模式,培育壮大共享制造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如福建一家智能运动手表企业,通过举办客厅马拉松、利用小程序全员分佣营销等新模式,应对疫情影响。三是“增效”。通过提供个性化、柔性化定制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如某大型制造业云平台提供柔性化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使企业产品质量提升9%,生产成本下降30%,交货期由原来的45天缩短至7天,单件利润增加200%。四是“提升”。搭建供应链、产融对接等数字化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打通供应链,对接融资资源。推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实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如有些地区组织数字企业服务专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入企对接企业需求,制定“一企一案”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同时,我部已通过各地、行业协会、有关单位及企业自荐征集了700多家服务商的1700多项服务产品及活动,筛选出8大类、118家服务商的137项服务产品及活动,形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服务产品及活动推荐目录(第一期)》。鼓励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有关单位,结合实际推动中小企业自主选择对接使用,引导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通过数字化赋能成为标杆中小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加快转型。
人民网:下一步,在推进实施数字化赋能,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方面,中小企业局还有哪些工作考虑?
梁志峰:在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方面,将把握后疫情时期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国家着力推进新基建的机遇,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发展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创新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助推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助力做好“六保”工作、落实“六稳”任务。
在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方面,我们将在“十四五”期间研究实施“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围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带动、上下联动和持续推动,分层分类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实施“百十万工程”,即用3-5年的时间,以“创客中国”大赛带动各地孵化百万创客企业,推动各地培育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遴选公告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推动“小巨人”企业加快向单项冠军企业发展。研究制定“专精特新”企业评价体系,建立动态企业库,促进其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的地位作用得到明显提升,带动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