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01|回复: 0

城乡共饮“一碗水”

发表于 2020-7-24 07:47: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来到分宜县杨桥镇西田村,村支书晏传生将水龙头一拧,自来水哗哗就来了。“以前,我们村真是干死蛤蟆、饿死老鼠。打了五口井只有两口出水,经常不够用。现在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之后,我们不愁没水了。”
  晏传生说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就是新余市全域推进的“党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经过两年多创新实践,全市1287个50户以上村落的13万户、39万名农村群众,喝上了与城区一样的自来水。目前,新余市把解决农村饮水难,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重要内容,并在有条件的50户以下村落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农村群众。
  民生指向,构筑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喝上自来水,新余市渝水区仙来办事处郭家管理处的村民盼了十多年。以前村民喝水都靠压水井,后来发现水质重金属超标,便改喝桶装水。“生活成本高,也不方便。期盼的自来水也因多种原因一直没搞成。”郭家管理处党支部书记郭程帮说,2017年2月全市启动“党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后,郭家首个提出申请,当年7月份做规划,当年9月份就完工了,256户村民都喝上了自来水。
  “民生工程要办成民心工程。”新余市水利局副局长谢海峰告诉记者,为把实事做实,项目实施方案、工程设计方案多次征求专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最终确定了建设目标:完成1287个50户以上村落的建设,项目总投资12.76亿元,实现自来水“同网、同价、同质、直供到户”,构筑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城乡统筹、资源整合、规模发展、专业运营”思路,新余市以市场化手段创新建管模式,与中国水务集团达成合作,主要投资由企业承担,双方在原有农村供水设施资产处置上也达成协议。中国水务集团下属企业新余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分宜银龙水务有限公司将社会效益优先排序,全力推进此项民生实事,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高效管理和服务。
  党建引领,打通城乡供水一体化“堵点”
  “绝大多数群众是期盼和支持的,但实事求是地讲,也遇到一些‘堵点’。”分宜银龙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文斌坦言,个别地方认为已建农村饮水工程,实施此项目会造成集体经济损失;有的受用水观念影响,认为今后水费会增加生活成本;个别地方认为村里水质好,无需再建。
  为此,新余市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市、县(区)、乡镇各级成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领导小组,并将此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市委组织部向各乡镇派出干部,挂点督导,定期调度工程进展。
  分宜镇岭下村有200户,原有的农村饮水工程采用无塔式供水。个别村民有抵触情绪,称水质挺好的,不需要改。村干部请专家对水质进行检测,发现碳酸钙超标,于是耐心做思想工作。老党员杨银山主动上门,“盼喝上好水,咱们等了多年。现在这事做到了我们心坎上。从长远和大局看,也符合国家节水理念、生态理念。”一席话,把人心说通了。
  项目建设中,各级党员干部不光向群众算环保账、健康账,还算经济账。新余市坚持节俭优先、降低成本,原有水产尽量改造提升利用水量供应不足则规划新建;原有农村饮水工程管网质量好的予以保留,改造利用。年久失修、漏损率高的则重新布管网,规定新开户费城区每户1600多元、农村每户600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再予以减半收费。“光开户费,就为农民节省开支上亿元。”谢海峰说。
  在新余市仙女湖区钤阳办事处昌田村采访时,村民实话实说,之前的水看起来是好水,但未必就是达标、安全的水。现在喝上与城区一样的自来水,放心了。而且,水费合计每人每年60元左右,负担不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