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0|回复: 2

[转载] 父亲

发表于 2020-7-27 09:20: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

这一幕发生在1917年。那时候朱自清在北京大学读书,父亲到南京浦口火车站送他,为他买橘子时他眼中父亲的背影。第一次读《背影》是在中学时代,老师领着读课文,认识了“蹒跚”这个词。老师精彩的课文分析,密密麻麻的笔记写满书,只为在期末考试能换分数,并未读懂父亲的背影。
不知为什么我再次逐字逐句读完《背影》,流下了眼泪。我想那是因为,他代表了千千万万个不善言辞的朴素而深厚的父亲的形象。如果说母亲是我们避风的港湾,那么父亲则更像出海的船,以把我们推向远方的方式,拥我们入怀。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阅历的丰富,重温《背影》,文中的父亲,艰难的举动,臃肿的背影,浓浓的父爱,让我深深的怀念。我也从生活的片段里寻找着父亲曾经留给我的无数次背影。
家里姊妹3人,我是老二。把我供到大学毕业,父亲没少吃苦。农村种地、工地搬砖、和水泥、桥头扛麻袋……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只为我的学费奔波。有一次,为准备我的学费,父亲凑了几十个鸡蛋,冒着烈日走30多里山路,去集市上换些钱。看到父亲的无助和奔波,我说先休学,等有钱了再上。父亲只说了句:“上学是大事儿,爸爸会想办法。”
父亲像山一样巍峨稳重,是儿女坚实的后盾;父爱像树,遮风挡雨却少言寡语。父亲这个职业,孩子一出生便上岗,没有培训,没有彩排,没有剧本。登台便是孩子眼中的超级英雄,他有一双无所不能的大手。小时候能把你举的高过他的头顶,有时会变魔术给你做出爱吃的蛋炒饭。父亲不仅仅是靠一种血脉相连的关系,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关爱。他的爱就像报纸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

在生活中,我们给父亲留下的背影也很多。第一次上学时,小小的个子背着浅浅的书包,孱弱地走进学校的大门,父亲看着我,嘱咐我好好读书。一直等我走进教室,他才离开。长大后离开家到棋盘井上班,父亲送我到车站,嘱咐我好好工作不要念家里。车子缓缓开动,他一直站在那里,望着我离开。我却不敢回头望父亲。就像《背影》里的那位父亲,不敢回头望缓缓开动的车子,抑或不敢让孩子看到他那柔弱的一面。
董卿在《朗读者》的开场白说:“记得,或记不得;说得,或说不得,父亲都在那里。那是一个我们一生下来就能看到的人,可是要真正读懂他,可能需要我们用掉一生的时间。”是啊,少时不懂朱自清,读懂背影已成年。越长大才越会知道,这个世界最爱你的人是父母。耳畔又响起那动人的歌声,“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7 10:14:25 | 查看全部
多回家看看自己的父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11:52:11 | 查看全部
   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