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肖班长,我们这边压力钢管有两个管口错口,我们花了几个小时,还是没修复好,麻烦过来看一下。”“好的,我马上过去。”话音未落,正在另一施工点巡查的肖强立马赶过来,半蹲着认真打磨,磨平后再重新焊接,仅仅花了半个小时,两个管口全部恢复正常。
肖强是中建铁投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湛江引调水工程项目的一名电焊工,亦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工人。从事电焊工作20年以来,肖强终日与铁水和焊花为伴,凭借着只争朝夕的拼劲、锲而不舍的韧劲、吃苦耐劳的干劲,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工蜕变成行业标兵。焊枪、汗珠和绚丽的焊花,点亮了他的“工匠精神”,而“匠心”背后,是持之以恒、不断钻研的毅力。
重新打量“饭碗”,接受“焊花”考验
出生于湖北武汉孝感的肖强,初中毕业后只身一人到珠三角一水务工程项目当小工。工作虽然还算顺利,但肖强并不满足,一直思量:天天做着一份安逸,一眼就能看到头的工作,可不能这样得过且过了,得有一技之长才行。但学习什么好呢?肖强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学习高端技术肯定不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于是他想到了学习电焊技术。
想明白后,暗下决心的他,在工作之余,总是在周边的电焊工旁偷偷观察,认真学习,还购买相关书籍学习,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00年,项目主管“慧眼识珠”,安排他跟随技术精湛的孙师傅学习,正式走上了焊工之路。
跟班学习之初,师傅的一席话让肖强受益匪浅:“再难的焊接技术,只要认真观察焊接的每一个熔池,就能得到美观的焊缝。就像补衣服一样,每一针的宽度,就决定你补的衣服是否牢固、漂亮。”他立志要做得一手“牢固、漂亮”的焊接活儿。
“一开始练习电焊期间,由于不太懂得保护自己,被焊花伤到眼睛是常有的事。”肖强回忆道,晚上睡觉前得用毛巾包住冰块冷敷眼睛,可以降温,减少疼痛。虽然如此,但他并不放弃,第二天继续苦练本领,并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各种焊接型式、焊接位置等业务技能。在学习中,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多向师傅和同事学习,吸取优秀经验。经过一个月的勤学苦练,不仅了解了焊工技术,还能熟练操作,正式成为项目部的一名焊工。
凭着吃苦耐劳和认真钻研的精神,肖强逐渐掌握各种焊接技术,成为项目部的技术能手。特别是当时比较先进的双人双面立焊、铝合金单面焊双面成型焊等焊接技术,肖强都能熟练操作,得心应手。如今,他已经是该项目部掌握焊接技术比较全面的焊工之一,但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把肯吃苦、能学习作为砥砺精神的“磨刀石”,在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在焊花中乐此不疲,保质保量做好各项工作。
二十年如一日,追逐工匠人生
2020年,是肖强从事电焊工作的第二十年头。7月24日,骄阳似火,在湛江市引调水工程第一标段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施工作业繁忙而有序。肖强半跪在高槽中的压力钢管上面,正拿着焊枪对准直径2.8米的压力钢管进行焊接,“嗡嗡”之声不断传来,耀眼的焊花让人难以直视。
四溅盛开的电火花消逝后,拿开电焊挡板,是一张挂满汗珠的黝黑的脸。肖强的话不多,但是句句劲道,犹如寻找焊点般的精准,“工人就是吃技术这碗饭,没啥”“咱干这行,就得对得起干的活”,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一份责任和担当。
肖强有经验,爱琢磨,能创新,还能为企业降低成本。2010年,他协同公司工艺做钢材焊接性实验,并提供了可靠性焊接参数,为公司节约做实验成本30万元,缩短实验周期2个月。
“一直在珠三角工作,今年6月初第一次来湛江,感觉湛江的夏天比其他地方更热一些,每天都得喝60升水,还随身带着藿香正气水防中暑。”肖强腼腆地说,由于焊接的特殊性,即便是在酷热的夏天,也不能吹风。
尽管焊工的工作很艰苦,但是肖强却十分热爱这份工作,在他的手中焊接过多少产品,被火花灼坏了多少件工作服,早已记不清了。高温、焊花、有害气体等,诸多的困难都没有吓到坚忍不拔的肖强,反而激发了他那颗不服输、爱钻研的心。肖强在汗水和焊花中,不断地提高焊工技艺,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多种焊接方法都能被他驾轻就熟般地熟练应用,先后被评为项目部“技术骨干”、“先进工作者”等。
做好“传帮带”,培育新生力量
“焊接工作无小事。”提及近日工地压力钢管变形的事,肖强认真地说,如果焊缝出现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等缺陷,就会导致产品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承压能力,甚至泄漏,严重影响施工效果,因此,焊工的责任十分重大,需要认真做好每一道工序,反复检查。
“肖强踏实、肯干、不浮躁,只要交给他办的事情,他都做得很好。”与其工作多年的同事饶志超说,肖强技术过硬,从事焊工几年之后就当上了班组长。在他的带领下,该班组工人们的技术得到很大提升,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在做好技术工作的同时,肖强在节约耗材降低浪费加强管理上出来很多好建议,并形成了制度,有效的促进了生产管理工作。
对于想向他学习的人,他都会无保留的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传承了工匠精神的焊工。在他看来,提升电焊工艺,除了肯吃苦,还得爱琢磨。他经常鼓励他们多与其他焊工们相互交流,在实践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肖强说,“看着徒弟一个个都担当一面,我很有成就感。”
从2010年开始,他先后参与珠三角西江引水、东江引水等广东省重大工程建设,为如今的湛江市引调水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让焊接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当问及练就这一手绝活、获得这么多荣誉有什么诀窍时,肖强想了想,憨厚地说:“也没什么窍门,电焊工就是个熟练工,只要肯吃苦,多学多干,熟能生巧就可以了。”
肖强那宽大的手上有着一层厚厚的茧子,是劳动送给他的礼物,他的青春,全都在这厚厚的茧子上萌发、成长、绽放,犹如耀眼的焊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