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小学生抗洪”究竟要不要提倡?
“小学生周末自发奔赴环湖大堤装沙袋!抗洪,算我一份!这,就是中国少年!加油!”据报道,7月25日,武警某支队官兵在巢湖西环湖大道进行堤坝加固工作,来自合肥市包河苑小学的7名学生自发为官兵们送来慰问品,同时帮助他们装起了沙袋。有学生称,感受到了解放军叔叔的辛苦,想分担一下。(7月30日《宁波晚报》)
抗洪一线,特别是在险象环生的坝堤上,确实存在很大风险和危险。咋一看,小学生上堤抗洪,看着就让人为其捏把汗。然,转念一想,小学生抗洪究竟要不要提倡?则成了人们一番争论不休的话题。
不错,在危险关头,军人和强壮劳动力冲锋陷阵,让老人和孩子离开本来就是人之常情的常态。小学生势单力薄,如果干超出力所能及的活,非但起不到作用,可能还帮刀忙。
可现在问题是,在全民万众一心抗洪战役中,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力量,多一个帮手,也是减轻抗洪坝堤上官兵们负担。要知道,在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勇士们,不只有装沙袋、扛沙包、堵决口等这些力气活和危险活,同时,还许多后勤保障供给活。比如:给抗洪勇士们送饭送水等,做些小学生力所能及的活。
实事求是讲,小学生上抗洪一线,其危险程度都有一个事先预判,换句话说,能让小学生到抗洪一线,他们人身安全是有保障的,既然人身安全有保障,我们为何不让小学生到大堤上亲眼目睹抗洪勇士冲天干劲呢?
事实上,不管是强化全民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抑或是在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疫”中,我们都一再重视言传身教,把人性最闪光的一面展现出来,让青少年深有感触和潜移默化受到影响。我想,这次“小学生抗洪”,让他们上坝堤感受气势恢宏和惊心动魄的抗洪现场,其不更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吗?小学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传承者、见证者和传承者,让小学生到抗洪一线,不仅仅是人生成长经历和历练,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抗洪一线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每当我们遇到大灾大难之时,总会有一些人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为保家卫国,也为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代又一代负重前行。这既是社会满满的正能量,又是华夏儿女与生俱来的朴素情怀。所以,对“小学生抗洪”,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还是要提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