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检查出诸多安全隐患,到发现安全管理人员大量流失,再到市政府提级约谈……四川泸州市政府对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的态度值得肯定。可这一事件暴露出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流失“后遗症”,绝非孤例,须引起警惕。
人、机、环、管是安全生产四要素,如果“人”这个要素出了问题,无疑会给企业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冲击。化工行业专业性强、风险高、装置精密复杂,对专业人才依赖性更强。然而,相关法规就危化品企业工艺技术改变、项目改扩建等有明确安全要求,对于安全管理人员大量流失后如何进行风险防控并未明确。
本报记者在化工大省山东采访时发现,许多国企内懂技术、懂业务的安全管理人才,成为民营化工企业哄抢的对象。事实上,这一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受企业效益波动、人才竞争激烈影响,专业人才队伍会出现不稳定、易流失现象,进而成为化工企业发展中的一大隐忧。
企业人员流动是市场行为,但“人走安全凉”是万万不能的。企业应做好人才规划,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分层级打造安全管理人才梯队,确保能及时补上人才缺口。此外,企业应优化人才激励政策,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增强人才黏性,避免出现人才断档。对于可能发生的安全管理人才流失情况,企业应提前预警,做好筹划,防止在人才流失后被搞得措手不及。总而言之,做好规划预警,才是治本良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