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81|回复: 0

高密松兴屯村:好日子干出来

发表于 2020-8-1 17:31: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齐鲁壹点
       湖心公园、动植物园、联排别墅……走进高密市松兴屯村,展现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面前的村庄,让每个成员啧啧称奇:这里的村民过得什么神仙日子!可是在几年前,松兴屯村还是个破旧的小村庄,在村党支部书记徐林收等“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勤劳的松兴屯村民艰苦奋斗,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老总变村书记
  松兴屯有今天的面貌,当家人徐林收是避不开的话题。2011年5月,村“两委”换届,在外经商多年的徐林收决心回乡创业,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回想起自己从老总到村书记的转变契机,徐林收用了四个字:涛声依旧。徐林收16岁外出打拼创业,先后办起八个公司,在青岛、济南都有企业。“当时觉得自己挺成功,但是每次回老家看到村里年复一年‘涛声依旧’,心里就感觉空虚无奈。”徐林收说,看到没有起色的家乡,他投资200多万给村里修了11条路,逢年过节给百姓发福利,但这样还是不甘心。“不撞南墙不回头,我铁了心回家乡,转让了两家企业,回村高票当选,担任了党支部书记。”
  当了党支部书记的徐林收目标明确,村里要发展,得流转土地搞现代农业。于是,徐林收个人出资给村民做工作,由村两委领办的高密市丽珠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了1600亩的葡萄大棚和果蔬大棚。流转土地的群众,既有每亩地1200元的保底流转费,还可以承包大棚搞经营,又可以在园区打工。三条门路进钱,徐林收说,全村户均收入达到10万元。
  
  整村搬迁:坐村民炕头做工作
  现代农业搞出成绩后,徐林收又琢磨着另一件大事:整村搬迁。
  “前几年我们村还是一片平房,周围都是养殖场、垃圾湾,庄里庄外脏乱差。”为了彻底改变现状,徐林收和村两委积极争取国家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规划建设248栋联排别墅和6栋多层公寓楼组成的松兴屯新村。占地84亩、投资1.2亿元的居住区,天然气壁挂炉、地暖、卫浴、水电一应俱全,村民们拎包就能入住。
  
  但是整村搬迁可不是个容易事,为了算好搬迁帐,村两委从潍坊聘请了评估公司对旧村房屋评估价格,邀请镇政府和村两委共同组成了搬家小组,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挨家挨户动员。
  “那会我经常拎着茶叶烧肉去村民家里做工作,有时候在炕头上一坐就是半天。”徐林收说,摸清楚了老百姓想要什么,事情就简单了。
  2015年11月29日,松兴屯村整村搬迁,村民自此住进了新房子,配备着“双污”排放、“双气”供应、“双水”利用等先进设备,水电暖气和有线电视、宽带全部配套到户。村民徐林义带记者上下楼兜了一圈,对家里很满意。桌上摆着一盘黄瓜,是从村里的种植基地里摘的,新鲜得很。
  
  养猪场变“小西湖”
  为让孩子能就近接受最好的教育,松兴屯村还筹资21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32亩,集小学及幼儿园于一体的阚兴学校,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实现了周围8个村庄孩子就近上学。
  占地60多亩的动植物园,栽植各种高档苗木和名木古树,是集野生动物保护、科研、科普、教育和游览为一体的乡村动植物园,给村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
  在村里,还有一处小西湖景区,在旧村原有苇子沟和废弃养猪场的基础上,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而成。湖上建起小康桥、湖心岛、逐梦石……微风拂过湖光潋滟,已经成为村民消暑的好去处。
  
  村民搬进新村后,老村复垦建起了现代蔬菜大棚。现在,已经完成土地流转、整村搬迁、现代农业的松兴屯村脱胎换骨,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而徐林收还有着更大的期待:“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就要一往无前干到底。争取李勇三到五年的时间,逐步整合周围6个村庄,把松兴屯建成一个万人社区、万亩大棚园区,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区。”

[table=100%,#ffffff][/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