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南宁日报
本报讯(记者韦静)记者从市金融办获悉,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近日召开研究成果发布会,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9—2020)》以及“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和“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旨在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政策的落地与创新方向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在金融改革与服务创新方面,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改革创新”入选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于2015年1月22日挂牌成立,是依托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建设,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为研究对象的广东省重点智库。专家团队认为,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发挥地方特色优势,依托金融城开展集成式制度创新,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构建了中国—东盟金融城跨境合作生态,有利于强化与东盟的金融合作、探索制度创新空间,扩大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规模和影响力,从而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从“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改革创新”案例的简介来看,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围绕金融集聚区目标定位,健全金融政策保障,出台《加快建设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若干措施》,重点从落户奖励、土地优惠、购租办公用房补助、人才激励等方面吸引各类金融要素集聚,构建金融生态圈。印发《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实施方案》《南宁市创建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任务措施》等配套文件,确定金融改革创新清单,明晰实施路径,鼓励引导金融业务创新。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融资、跨境金融区块链等业务取得新突破。2019年南宁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663.11亿元,是2018年同期的3.2倍;交通银行广西分行、建行五象支行、中国银行南宁分行分别成功办理南宁片区首笔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转让业务、跨境贸易人民币付款业务,跨境金融业态不断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