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8|回复: 0

职业编程 代码赋能——中原油田信管中心软件开发室副主任师 王海洋

发表于 2020-8-4 16:37: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迎亚 杨岭敏

    7月,很多地方在下雨。暂卧病榻的王海洋的心情,和天气一样阴郁。自从半个月前意外摔伤了右手肘,他就无法像往日一样飞速敲击键盘、编写代码了。

    午后两点半,和航天科工网络信息中心约定的技术交流时间如期而至。他谨慎地安放好被打上石膏、钉入钢钉的右臂,登录视频会议系统,一时忘了疼痛。

    也许是机缘巧合,王海洋这次受伤发生在普光气田,而他对两化融合的初次探索,也在这里。

    那是2017年,王海洋自大巴山的山脚出发,一路攀爬,一路询问,发现气田虽拥有较为完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但紧急状态下的信息传输仍靠人力。

    他运用工业物联网(IIOT)技术,实现遍布气田的万余个可燃气体报警仪、压力传感器数据的实时读取、远程传输。

    这套系统还能调取历史生产数据,让决策者未雨绸缪,提前发现输气管线壁厚减薄等安全隐患,提早采取防范措施。

    “能否构建一个‘数据湖’,把不同业务系统上的海量数据整合到一个融合平台上,进一步提升气田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系数?”进一步的构想在他心中形成。

    今年1月,王海洋建立了中原油田首个油气田人工智能实验室。他带领实验室成员精选更有利于区分出不同储层的数据维度,运用XGboost、神经网络等算法进行模型调整,成功建立了储层预测模型。

    目前,他已利用该模型完成了普光1井到普光4井的储层预测。

    今年2月,由王海洋任专题长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环境技术研究项目立项,王海洋以普光气田作业票系统、承包商资质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整合为试点开始探寻。

    “待试点成功时,我们还想把成果应用到中原油田本部,助推业财融合,为油气增产、扭亏为盈插上大数据的‘翅膀’。”王海洋信心满满。

    今年5月,基于前期的优质服务,集团公司把云平台的升级版——“石化智云”的质量管控任务交给中原油田。

    王海洋参与把关,已为石化盈科、胜利软件等9家公司的智能单井、智能调配产等系统出具软件质量报告。

    “他能够纯熟运用反编译技能,把一个程序的源代码还原出来,很少有年轻的软件开发工程师能够做到这一点。”在系统内同行的点评里,有王海洋对信息技术的痴迷。

    一句实话&石化原声

    自己最大的长处: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我最大的长处就是善于拥抱变化,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恪尽职守、一丝不苟,注重技术与工作结合、科技与生产结合,不断助推企业提高生产力。

    自己当前面临最大的挑战:

    带领团队开展科研攻关的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如果有机会有条件,最想为身边的同事做件什么事:

    每周六,我和同事都会雷打不动地开展技术交流,平时也会把自身所学发布到我们自建的内网上。我想把这件事坚持下去,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更好发展。

王海洋在机房调试云平台系统。

王海洋在机房调试云平台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