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7|回复: 0

全方位挖潜,缓解停车难

发表于 2020-8-7 10:37: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网评论员 济愚

车位已满———这可能是深圳市民最担心见到的四个字。

车多,位少,停车难。难在上班路上十分钟,找车位得半小时;难在周末开心心去逛街,一不小心变成了商场车库“半日游”;难在下班回家没车位,停在路边还得吃罚单;难在去医院做检查,等找到车位,医生也快下班了。那些年考驾照走S弯流下的汗水,都变成了现在一圈又一圈找车位攒下的眼泪。

停车难,早已是全球现代城市的“顽疾”。究其原因,首先是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深圳小汽车保有量约350万辆,泊位总量缺口超过170万个。其次,停车场总量不足,使用效率不高。在城中村或者老旧小区,车位规划严重不足;工作日潮汐车流,办公场所和居住小区停车数量严重不均。第三,出行管理手段需要提升。在汽车数量不断攀升的形势下,需要将日常通勤需求导向公共交通,利用价格、限行手段控制小汽车出行。

为了缓解停车难,深圳最近有新动作。市交通运输局印发《深圳市加强停车设施建设2020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和配套文件《关于推进深圳市社区停车共建共治共享的指导意见》。《工作方案》的5大策略和17条行动,围绕增供泊位数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来解决问题,简单来说,即“供”“享”“管”。

一方面,“供”与“享”本质上都是围绕泊位数量来解决问题。首先,停车位不足就要新建停车场、增加泊位供应,这是解决问题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现在除了传统的地上停车场、地下停车场、路边临时停车位,在不少地方还出现了立体停车库、商场夹层停车库等。其次,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停车位,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在白天,医院、办公场所等区域停车位严重不足,但周边居住小区有部分空余车位未使用;到了晚上,商业、办公类停车场空置车位较多,老旧小区、城中村等居住场所却一位难求。《工作方案》鼓励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扩大停车共享覆盖面。基于错峰停车特点,鼓励分工作日、休息日、白天、夜间等不同时段细化停车收费标准,以优惠价格实现双向共享。

另一方面,在增加泊位数量、提高停车位使用效率之外,“管”是重头戏。《工作方案》提出由街道办负责组织,以社区为单元,开展停车摸底调查工作,制定停车设施挖潜改造计划;充分发挥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在停车设施挖潜改造中的决策主体作用;执法机关将试点开展重点片区停车综合治理、加强停车执法,保障安全底线;还要发挥市民共管共治作用,鼓励对违法停车、违法从事停车经营等行为进行举报。这些措施,都是有益的途径。

我们深知,汽车保有量与泊位总量是永恒的矛盾。解决停车难,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在城市寸土寸金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公众出行质量和生活品质,既要在建设上扩大供给、又要提高现有车位资源的使用效率,更要在管理上多主体参与实现规范秩序,才能真正做到“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最大程度上缓解停车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