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铬鼻病
[li]疾病别名:
GBZ12-2002
[/li][li]英 文 名:
occupational chromium induced nasal disease
[/li][li]疾病代码:人体部位:鼻[/li][li]就诊科室:五官科相关系统:呼吸系统[/li][li]患病症状:
流涕、鼻塞、鼻衄、鼻干燥、鼻灼痛
[/li][li]相关疾病:
鼻炎
[/li] 疾病概述
铬鼻病是指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
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鼻部损害。
从事开采、冶炼、镀铬、颜料、染料、油漆、鞣皮、橡胶、陶瓷、照相和印刷业的劳动者,都有机会接触到铬化合物。六价铬低浓度有致敏作用,高浓度对皮肤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铬鼻病患者一般有流涕、鼻塞、鼻衄、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及鼻黏膜充血、肿胀、干燥或萎缩等特征。凡鼻中隔黏膜糜烂、溃疡,鼻中隔软骨部穿孔者,即可疑似为铬鼻病。铬鼻病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对鼻中隔穿孔患者,必要时可施行鼻中隔修补术。
症状体征
铬鼻病患者一般有流涕、鼻塞、鼻衄、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及鼻黏膜充血、肿胀、干燥或萎缩等特征。凡鼻中隔黏膜糜烂、溃疡,鼻中隔软骨部穿孔者,即可疑似为铬鼻病。
诊断检查
1. 诊断原则
根据密切接触六价铬化合物的职业史和有关的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原因所致鼻部损害,结合作业环境劳动卫生学调查,方可诊断。
2.诊断标准
铬鼻病患者可有流涕、鼻塞、鼻衄、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及鼻黏膜充血、肿胀、干燥或萎缩等体征。凡有以下鼻部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铬鼻病。
a)鼻中隔黏膜糜烂,少数情况下为鼻甲黏膜糜烂;
b)鼻中隔黏膜溃疡;
c)鼻中隔软骨部穿孔。
治疗方案
1 治疗原则
以对症治疗为主。局部可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或溶菌酶制剂;对鼻中隔穿孔患者,必要时可行鼻中隔修补术。
2 其他处理
2.1 鼻黏膜糜烂较重患者,可暂时脱离铬作业。
2.2 鼻黏膜溃疡患者应暂时脱离铬作业,久治不愈者可考虑调离铬作业。
2.3 凡出现鼻中隔穿孔,应调离铬作业。
预防及预后
1、鼻粘膜糜烂较重患者,可暂时脱离铬作业。
2、鼻粘膜溃疡患者应暂时脱离铬作业,久治不愈者可考虑调离铬作业。
3、凡出现鼻中隔穿孔,应调离铬作业。中国职业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