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2|回复: 1

守候大漠的采气人

发表于 2010-10-12 15:47: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守候大漠的采气人
“这座集气站一共管理组着7口气井,日生产天然气13万立方米……”

“站内采用了高压集气、多井加热、集中注醇、撬装脱水等工艺……”

在毛乌素沙漠腹地长庆采气一厂乌1集气站内,站长张海金指点着站内大大小小的设备,滔滔不绝的介绍道。

张海金今年27岁,甘肃庄浪人,2004年7月来气田工作,陪伴这片荒芜的大漠已度过了5个年头。由于路途遥远,来回不方便,他通常两三个月才回一次家。

“刚来那会儿一点都不习惯,这里四周没有人烟,出了站门就是一条路直直的通向大漠深处,从早到晚耳朵里全是呼呼作响的风声,特别寂寞……”。提起刚参加工作那会,他还记忆犹新。

像张海金这样驻守集气站的员工,在这个厂一共有近400多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节。而这个年生产天然气55亿立方米、累计对外供气300多亿的采气大厂,现建有87座集气站,全部分布在人烟罕至的荒漠和深山里,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安下心来干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学会的不是生产技术,而是学会忍受寂寞,这对风华正茂的他们来说,着实是个考验。

李文慧是2006年年底来乌1集气站的,前不久才过了20岁生日。爱好写作的他在一则日记里这样写道:集气站像座孤堡,太阳升起时,我的影子倒在西边,太阳落下去的时候,我的影子又倒在东边。而大漠的夜空格外的美,那些眨巴着眼睛明亮的星子总让我想起远方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李文慧的女朋友在靖边基地上班,距乌1站近百里,只有轮休时才能见上一面。

“现在站上配了两台电脑,一台用于生产监控,另一台可以登录厂里的企业文化网,了解厂里的大事和新闻,也可以通过局域网听音乐、看电影,还有别具气田特色的理想国员工论坛、博客等,深受我们驻站员工的欢迎!”张海金乐呵呵地说。

为了减少驻站员工的寂寞感,这个厂依靠工控网络覆盖气田的强大优势,于2002年开通了集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企业文化网,并且通过网络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青年网络文化节、气田摄影比赛、征文比赛、十字绣大赛等活动也走进了偏远集气站,大大活跃了驻站员工的文化生活。

该站值班室里的书架上,摆着《感恩大地》、《我想有个家》、《读者》、《青年文摘》等一些油田知名作家的书籍和时下畅销的杂志供员工在业余时间阅读。该厂还投资26万多元,为集气站配备了180台磁控健身车、仰卧板等健身器材,让发展成果惠及一线员工,使气田处处洋溢着活力,充满和谐的阳光。

“现在在集气站,不仅可以洗热水澡、吃新鲜蔬菜,而且也可以快乐健身了!李文慧笑着说。

目前,采气一厂日供气量近1600万方左右,各集气站合理配产,全力保障下游用户需求。“冬季供气是一年来生产任务最重、安全压力最大的时期,经常半夜爬起床整改问题,保证安全生产。但想起来总是觉得挺自豪,我一个人的劳动能方便那么多人的生活,苦一点累一点也无所谓!”张海金朴实的话语,象冬日里的一股暖流,温暖并感动着我们。

寒风凛冽,霜雪侵袭,荒芜贫瘠的大漠没有一丝生气,而那些可爱的默默无闻的采气人却把美好的青春赞美诗一样铿锵树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2 16:00:05 | 查看全部
赞美守候在大漠的采气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