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93|回复: 0

辛苦并自豪着

发表于 2010-10-12 15:48: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月20日,陕西靖边地区沙尘肆虐,猛烈的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生疼生疼,天空一片灰蒙蒙。早上8时左右,长庆采气一厂计量站仪表工李建峰象往常一样,早早收拾好工具,准备前往集气站维护仪表。

采气一厂生产区域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现建有87座集气站,全部分布于毛乌素沙漠和周边的深山里。李建峰和其他11名仪表工主要负责气田各类变送器、流量计、电动球阀、孔板阀的日常巡护、维修、效验和修旧利废等工作,常年累月奔波于87座集气站和靖边基地之间。在这个岗位工作了近6年的他说自己就是气区的“指南针”,没有一条路他不熟悉、没有一座站他没去过。

据了解,这个厂的年生产天然气55亿立方米,各类检测、计量仪表仪器多达10000余台,而距靖边基地最远的集气站来回一趟有近380公里的路程,最近的站也有40公里。且不说日常的维护和定期效验,光是春季、冬季的两次巡检和每年一次的检修工作,就足够他们忙活了。12个人承担起这样的工作量,辛苦与繁忙可想而知。而李建峰却平静的说:“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工作上的事再累也容不得含糊。”

李建峰的话简单而又朴实,他和那些坚守在大漠深山里的采气人一样,在工作面前总是不知疲倦,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就像毛乌素沙漠里的爬地柏,在贫瘠缺水的沙壤里扎下深深的根系,坚毅,顽强,生长旺盛。

由于工作繁忙、路途遥远,仪表工们往往早出晚归,午餐常常被“省略”,饿肚子也就成了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两年前从净化厂调至计量站仪表岗位的冯金刚对第一次上站巡护如今还记忆犹新。

那时恰逢集气站设备检修,为了不影响设备检修工作的进度,仪表、仪器检修通常要赶在前面,仪表工们更是需兵分几路,奔赴各生产站场。那次冯金刚被派往南区,负责检查维护南37、南10集气站的压力变送器。他早早的出发,车子先是上了高速公路,后转入当地的乡镇级公路,再走就进到了大山。在山里左绕右拐、七上八下的颠簸了一个多个小时后,终于到达南37集气站,当时时针已接近中午11时。仪表维护是件“细活,哪怕是接错一根细小的线头,都会直接影响计量、检测的精度和质量,甚至会造成集气站员工判断失误酿成生产事故。花了近两个小时地时间才完成南37站的维护任务,冯金刚明显地感觉到肚子里空荡荡的,前心贴着后背。在前往南17集气站的途中,车子经过一个小镇子,冯金刚特想下车吃碗面填填肚子,可想到还有一个集气站的工作没有完成,他只好打消了念头……

冯金刚说他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每年都能尝到“甜头”。去年,他们修复各类仪表共计149台,120余件废旧仪表零部件得到了回收利用,为厂里节约生产开支742100元。这也是这个厂依靠技术实现节支增效,变废为宝,变旧为新,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大亮点。

目前,这个厂用于检测、计量的仪表仪器包括可燃气体变送器、进漩涡流量计、电动球阀等。在这些仪表仪器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压力变送器每台价格为6000元,而一台电动球阀的价格高达15000元。去年,该站修复的压力变送器和电动球阀分别为37支和14台,仅此两项就节约开支43万余元,还有120余件废旧仪表零部件得到了回收再利用,其价值约为2万元。

“那些废旧的仪表经过翻修组装后,又重新‘上岗’了!”冯金刚欣喜地说。一提起这些,他似乎很快忘记了平日里的辛苦,脸上不由地绽开自豪的微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