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68|回复: 0

高原筑就小康路 雪域盛开幸福花

发表于 2020-8-10 21:27: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文艺报 | 郑 函  2020年08月10日07:54
关键词:中国作协
盛夏7月,中国作协组织的“我们向着小康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西藏拉开帷幕。该活动策划历时半年,旨在组织广大作家紧跟时代步伐,感受时代巨变,讴歌时代风貌,助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西藏采访团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任团长,徐则臣、吉米平阶、黄国辉、罗布次仁、沈念、江子、李宏伟、傅逸尘、杜立明、岳雯、李壮等十余位作家深入拉萨、日喀则等地,对当地城乡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进行实地采访,体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藏族群众生活的发展变化,感受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同奔小康的美好图景。西藏自治区党委对此次采访活动给予高度重视,采访团在藏期间,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严金海会见全体成员,并对作家们提出了期望。

采访活动中,作家们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困扰,驱车上千里,奔波于采访现场,对高原生活有了更为切身的感受,对西藏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中所进行的伟大实践有了亲身的体验。在拉萨蔡公堂的“智昭净土产业园”,作家们看到当地政府为提高城市产业水平、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而做出的巨大努力。从为丰富群众生活而建的温室大棚绿植园地,到既为居民生活提供高质量营养奶品又为牧民提供增收渠道的乳业基地,再到集批发零售一体的城市物流中心、集娱乐与经济林建设于一身的桃园林卡,这里结合了高原经济特色和生产生活特点,体现了现代发展理念在高原的扎根与普及。

行车经过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作家们来到日喀则市江孜县,在江孜镇东郊村,这个拥有1700多位村民的无烟村,让作家们深感现代文明健康观念在高原的深入人心。大家走进村民家中,与老人聊家常,听年轻人谈致富心声,坐在阳光棚下感受他们新生活的美满,感受到传统特色与现代生活观念交织在一起别具一格的幸福体验。

在白朗县,山东援建项目发展起来了,如今雨后春笋般随处可见的温室大棚里,新时代新西藏生活充满了甜蜜的味道。从带着援建资金到日喀则发展事业的山东汉子孟德利,到培养自己的技术队伍形成规模经济的藏族青年巴桑顿珠,再到大学毕业回乡创业、发展农村合作化经营的德吉卓玛,每个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都深深地感染着作家们。

南木林县在雅鲁藏布江河谷中连缀成一片的生态保护林和绵延万亩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尼木县秀水环绕、花木葳蕤的吞巴乡里,水磨藏香传统产业项目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活力,还有嘎东小学校长达顿、勤劳致富的村民普琼、信心满满的村支书普扎西,几乎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给采访团一行带来了足够新鲜的体悟和至情至深的感受。作家们一路采访着,认真倾听着、领会着从这片土地上生发出的念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幸福心声。

8天时间里,作家们在对这片土地上呈现出的盎然生机和巨大发展成就表达着由衷惊叹的同时,也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文学心声。徐则臣感受着西藏与自己作品中完全不同的人文风貌,每到一处,都从文化角度关注人的发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沈念对拉萨市完成扶贫易地搬迁工程特别关注,他说,所参观的小区里齐整的规划、设施的完备、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让他完全忘记了印象中过去的西藏。

扎实细致的采访安排使作家们真切地感受到西藏这片土地上的热情与生机,感受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的带领下,西藏各族儿女在走向小康之路上所展开的丰富实践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新时代新西藏的发展中,无论是奋斗在哪一条战线上的人,无论是领导干部、普通市民或是基层的农牧民群众,都是高原上值得景仰和歌颂的新时代奋斗者。大家也都深深感到,作为文学工作者,一定要把握时代脉搏,用心感受,用情书写,潜心创作,用优秀文学作品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据悉,中国作协“我们向着小康走”主题采访活动还将陆续走进山西、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深入采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