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2|回复: 0

让新兴行业释放更大吸纳就业潜力

发表于 2020-8-12 08:49: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强调,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是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对拓宽就业新渠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要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加大对灵活就业保障支持等。这对不少为找不到工作而苦恼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带动新业态商业模式,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凭借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新业态商业模式发展迅速,在助力疫情防控、提振复工达产元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业态在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的同时,也催生了众多新岗位,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企业和商家转战“云”上,从事直播销售、网约配送等新就业形态人员增加。据统计,截至7月底,全国新增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1300多万,其中有5%的返乡留乡农民工通过云视频、直播销售等新业态实现了创业。这类职业已经被列入新职业目录,其从业者被定名“互联网营销师”。
         在数字经济平台推动下,一些企业也在积极拥抱新业态、融入新常态。数据显示,上半年疫情期间,美团新入职骑手超过100万。近日美团又推出“春归计划”升级版,宣布为社会提供50万灵活就业岗位、2000个校招职位及超5000个社招岗位,同时面向贫困县继续提供20万就近就业岗位。显然,新兴行业这一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拓展就业空间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出来。无论是业界还是相关部门,都对新业态经济给予厚望并充满信心。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15个新业态新模式,并就支持鼓励上述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进行了全面部署。   
        当然,让新兴行业释放更大的吸纳就业潜力,需要不断破解实践进程中的新问题,如劳动者和企业权利义务的平衡、税费计算缴纳等问题,都在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智慧,相关法律法规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