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8-12 09:46:18
|
查看全部
(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中关于阶段性、时代性、实践性要求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谱写新篇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主要是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第二卷进一步拓展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第三卷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阐释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并在首个专题中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而且,第三卷中还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针对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的现实情况,强调“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为此,就要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不断完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从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相关内容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侧重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等基础性建设;第二卷侧重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包括“守纪律,讲规矩”“增强看齐意识”“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巡视监督,发挥从严治党利器作用”等较深层次问题;第三卷则突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调“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体制优势”“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等,同时还在最后一个专题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为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不懈奋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围绕民生和社会事业,强调“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等。在第二卷中的“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专题下,包括“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集中精力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等内容。在第三卷中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专题下,包括“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等内容;围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提出“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等。而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表现在“为人民”上,也表现在“靠人民”上,强调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既要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也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和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主要是由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国开放面临新矛盾和新问题的形势所决定的。“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设“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等。在第二卷中,设“将改革进行到底”专题,强调“真刀真枪推进改革”“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使改革落地生根”“注重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并通过“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专题,反映我国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在第三卷中,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专题,进一步提出“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等,并通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专题,反映出“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绘制高质量发展“工笔画”的新阶段。
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创立并不断发展的,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在指导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历史进军中,这一思想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而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更加完善。
(作者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