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回复: 0

让拼劲一代代传下去(一线行走)

发表于 2020-8-12 20:54: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徐本禹
用经过岁月沉淀的优良传统鼓舞人心、提振精神,将艰苦奋斗、勤劳肯干的优秀品质融入日常、投入生活

2018年国庆,我到湖北秭归九畹溪镇仙女村入户走访。

行至一片农田前,一位正挥动锄头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尽管两鬓斑白,皱纹爬满额头,但老人弯腰灭茬、起垄,动作连贯,精气神十足。

我停下脚步,和他聊了起来。老人叫王永秀,1928年出生,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一颗子弹至今还留在左肩。复员回村后,他担任过村支书,带领村民致富。不在村里任职后仍热情不减,一有空就往地里跑。

听了王永秀的故事,我仿佛又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党课。后来,几次去他家里,听老人拉家常、讲故事,都如同走进精神“加油站”。

王永秀所在的仙女村,2018年底已退出贫困村序列。但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脱贫后成果如何巩固?村民怎样继续保持拼劲儿?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和村干部们。有一天,翻看手机里的照片,看到王永秀田间劳作的身影,我突然想到,老人历经战火硝烟的洗礼和平凡岁月的磨练,始终敢担当、愿奉献,这不正是脱贫后仙女村最需要的精神财富吗?

我立马联系仙女村党总支书记王明山,商量后,我们决定在王永秀的屋场上举办一场“村落夜话”。

不久前的一个夜晚,村两委干部、普通党员、群众坐在屋场上,从战场上惊心动魄的战斗细节,到回村搞建设的热火朝天,王永秀娓娓道来,大家听得聚精会神。王永秀拿出一个泛黄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自己年轻时的心声,“我们青年人,有颗火热的心,要敢于担重任……”只上过一年学的他告诉大家,尽管时代在变,但持续学习、勇于奋斗的劲头不能变。

坐在我旁边的村民老李说,去年以来,王永秀还用竹子编了100多个撮箕和几十把扫帚。

果然,讲故事的夜聊很有效。平时都在一个村,但大家很少有机会这样安心地听一场分享,那晚许多村民非常受触动,也说出了不少心里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的都是好好干的决心和信心。

村有一老,如有一宝。在许多村子里,王永秀这样的“宝”并不少,他们经历过长期的考验和磨练,更能将艰苦奋斗、勤劳肯干的优秀品质融入日常、投入生活。乡村振兴路上,发挥好老党员的作用,用经过岁月沉淀的优良传统鼓舞人心、提振精神,让拼劲一代代传下去,大家伙儿就更能铆足干劲、齐心协力。

(作者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委副书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