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1|回复: 0

单文明:守护生命,活出精彩青春

发表于 2020-8-13 16:42: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戴上一次性防护手套,适当抬高床头,小心地给患者翻身,给患者腰部垫上枕头……近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单文明正在给一名高龄尿毒症重症患者做翻身护理。“这位老人家刚做了透析插管手术,需要进行俯卧位通气。为他翻身的时候必须格外注意,以免管道被压住。”单文明说着,又仔细检查整理一遍患者身上插着的各种管道。

  31岁的单文明是蚌医二附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主动请战,参加了安徽省首批援鄂医疗队,成为重症护理组的一员。

  “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和使命”

  1月26日(大年初二)23点30分,在家准备休息的单文明接到蚌医二附院护理部主任的电话。“是不是要去武汉支援了?”还没等主任说话,单文明已经问出口。“我实战经验多,而且是一名男同志,抗压能力强,让我去!”得知护理部要选派3人支援武汉,单文明没有丝毫犹豫,主动报名“应战”。

  简单打包衣物,安抚抹眼泪的儿子入睡,单文明再三嘱咐妻子:“我是一名危重症科护士,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和使命。武汉需要我们。我走了,家里就拜托你了!”19个小时后,作为蚌医二附院援鄂医疗队队长的单文明和其他两名同事同安徽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们一起坐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列车。

  到达武汉后,经过短暂培训,单文明被分到金银潭医院综合三过渡病区,和另外两名护士负责病区内40多名病人的护理工作。作为护士队伍中为数不多的男性,单文明主动承担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还参与培训科室医务人员相关的危重症护理,同时开展患者床边心理辅导工作。

  登记患者信息、测体温、量血压……这些医院普通的日常工作,因为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操作起来并不轻松,加上频繁走动,消耗大量体力,往往工作一天下来,医护人员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不到一个月单文明瘦了十几斤。

  一次大夜班,天冷得刺骨。单文明连续工作将近11个小时,从病区出来脱掉防护服,全身湿透,冻得发抖,嘴唇发紫。“那时每天又累又冷,但想到做的事有利于患者康复,心里就是热乎的。”单文明说。

  不久,单文明被调到任务艰巨的南五重症病区。他把蚌医二附院“亲情化”特色护理服务带到这里,与患者进行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每天工作间歇,单文明展现“麦霸”风采,精彩演绎汪峰的《光明》《怒放的生命》、张杰的《仰望星空》《逆战》等励志歌曲。慷慨激昂的歌声飘荡在病房,传递着乐观和希望,感染了许多患者和工作人员。

  “这是一生难忘的经历”

  南五病区13床的病人是一名老年男性新冠肺炎患者。单文明接手的时候,他还在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老人意识清醒,单文明指导他进行呼吸锻炼、咳痰训练,还鼓励隔壁14床的病人与老人一起比赛脱机训练时间。一系列治疗措施下,老人病情好转,临近出院,专门找到单文明:“小伙子,你工作细心又热情,歌唱得也好。每次我悲观的时候,听到你的歌声,我又有了信心,多亏有你的照料。”

  “在武汉虽辛苦,但我也收获很多。”单文明说,援鄂抗疫,实际上是对业务本领的一次再学习和历练。在武汉两个多月,他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同行沟通协作,取长补短,不但提升了业务水平,还收获了宝贵的友情。

  在南五病区,单文明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黄兵分在同一组。黄兵是呼吸治疗领域的行家。“在专业上有啥不理解的地方,我就请教黄兵。他每次都很耐心并且毫无保留地指导我。”单文明说,两人年龄相仿,配合默契,建立了很好的友情。黄兵作为党小组的宣传委员及文书,关心单文明的思想动态。

  2月3日,是单文明31岁生日。他被批准“火线入党”。“这是最珍贵的生日礼物,激励我在今后更加努力工作。”单文明说。

  援鄂期间,蚌埠当地各级政府和蚌医二附院工会多次派人到单文明家慰问。医院体检中心护士长王云每天义务给单文明家送新鲜蔬菜。单文明为了让妻子放心,每天工作结束,不论多累都会在微信里报平安,有时还跟儿子视频,“看到他们生活得很好,我心里踏实了。”

  3月31日,安徽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和三批支援湖北疾控队共208名队员完成驰援任务,乘坐专机返回家乡。从酒店出发到机场,看着一路鸣笛的车辆和不停挥手致谢的武汉人民,单文明感动地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段话:“生死与共,福祸相依。来时寒风凛冽,归时春暖花开。谢谢这个英雄的城市,谢谢这些英雄的人民。”

  “我们与武汉人民携手战胜疫情,这份生死与共的情谊终生难忘。回蚌后还有许多出院患者给我发感谢和慰问短信,寄来武汉的热干面和周黑鸭等特产。这注定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单文明自豪地说。

  “生命至上,不悔从医路”

  单文明的从医路始于2003年。时年14岁的他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个白衣战士面对“非典”勇往直前的时候,心中就埋下了救死扶伤的种子。他考入当时的宿州卫生学校(现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卫生保健专业学习,高考又以专业课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进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就读。2010年1月,单文明以综合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并参与组建重症医学科,成为该院重症医学科的首批护士。

  重症科的病人病情都是危重型,护理工作难度大、强度高,尤其遇到抢救病人,就要争分夺秒,拼尽全力。与女护士相比,作为男护士的单文明,发挥体力好、动作快,忍耐性强的优势,背病人、替病人翻身、吸痰、倒夜班,主动承担工作,练就过硬业务本领。“别看他男儿身,照顾起病人,比女护士还要细心周到。”蚌医二附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伯恩见证了单文明的成长。

  2015年,单文明被选拔为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成为皖北地区第一位男护士长。单文明先后参与援建固镇县东方医院重症医学科、凤台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亳州中心医院急诊危重症部的工作。

  “是医院这个大家庭给了我成长的好环境。”援鄂结束回到蚌埠,单文明在医院内积极传播防疫知识,并利用休息时间走进企事业单位宣传普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识,宣传抗疫精神,助力蚌埠常态化疫情防控。前不久,他应邀参加安徽财经大学组织的线上《战“疫”故事云分享》直播活动,累计吸引20多万人次观看。一个个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众多大学生。大学生们纷纷在网上留言:要向先进典型学习,为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单文明告诉记者,这次抗疫经历让他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更加坚定从医心,不悔从医路,“生命很脆弱,也很刚强。看到患者通过我们的努力重获新生,我感到幸福,为自己的职业而自豪。作为医护工作者尤其是直面生死的重症科护士,我要尽心尽力,守护每一位重症患者的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