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9|回复: 0

健身零售三大业态:MINI健身仓、小型健身房和单体操课工作室

发表于 2020-8-13 19:17: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传统健身自由器械训练、操课和私教三大要素中,器械和操课最先实现零售化。
Mini健身仓是器械使用零售化的典型代表,早先报道过的共享健身仓觅跑,用户购买单次仓内器械的使用,按次消费,用完即走。以此类推,当用户对健身房器械形成习惯,未来的跑步机仓、动感单车仓、甚至瑜伽仓都将出现,本身是不同健身SKU 的体现。操课的典型代表为超级猩猩,超级猩猩300平米的门店内实际售卖的是莱美等操课课程,用户按次上课,商品价值实时交换。可以预见,未来类似超级猩猩的操课零售健身房也将出现更多。

24小时小型健身房,实际是健身俱乐部大卖场的缩小版。如果威尔士、一兆韦德等大型健身房为商超,以乐刻运动为代表的小型健身房产品则为7-11便利店,本身追求的是利润模式。

甚至健身线上课程App Keep,本身的课程售卖仍然是典型的零售模式。从keep 1亿用户体量,数百万的付费用户来看,标准化和低价的线上健身课程,符合目前广大增量健身用户的主要健身需求。

据记者了解,自觅跑等产品曝光后,目前进入共享健身仓的玩家已经超过10个。而类似超级猩猩早期的30平米健身舱项目,也重新兴起,这些零售店本身售卖的是健身增量用户的商品,满足的是广大健身中低端用户的需求。

零售化的趋势首先表现为按次付费模式的推行,在早先的文章里曾指出,按次付费成为趋势,年卡制终将解体。其次是满足大规模零售的趋势,高度标准化和低价化的健身器械使用和操课使用,符合健身零售的主要趋势。标准化、高频刚需,产品价值实时交换,是健身零售化的基本要求。增量健身市场产品供给和用户需求,满足了上述几大要素。


零售化,新零售化
健身产业在国内的发展脉络,总体呈现“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这是中国存量健身市场的主要状况。

先天来看,国内健身行业引入中国并不成熟,由于缺乏健身习惯,大部分用户对器械的使用并不熟练,健身房本身的利用效率长期不高。而在教练端,由于缺乏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健身教练整体水平较为一般,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用户健身水平的提高。

而后天发展而言,由于健身房利润模式的落空,现金流的预售模式成为行业的主流商业模式。健身房成为一个撬动用户健身消费的资本杠杆,销售导向的教练和低端化的服务品质,使得中国健身发展较为畸形。

如果全国37000余家健身俱乐部,服务着中国数百万存量健身用户。那么未来上亿的健身增量用户,将通过健身的小型零售化业态来满足。

增量市场的基本特点为需求同质化,具体表现为跑步机和动感单车等力量器械的使用。转化一个小白用户的第一步,是满足用户健身习惯的养成,类似共享健身仓低价付费、就近原则,相比大型健身俱乐部,更符合这一用户的需求。

因此,基于产品特性,未来一个健身用户的健身产品使用周期,将是“Mini健身仓——小型健身房/操课工作室——健身俱乐部器械区——健身俱乐部私教。”这一金字塔模型,将构成未来健身大市场的主要产品矩阵。

天时地利的健身,还赶上了国内新零售的东风。

基于线上流量(Keep、大众点评、健身媒体)和线下流量(小型健身房、健身体测设备)的整合,使得健身零售场的获客效率更高。无人自助、24小时和就近化的小型健身房,对于小白用户来说,提供了更好的健身体验。而极大降低人力和地租成本的Mini健身房,成本结构得到极大优化。健身房体验、效率、成本的三大优化,让未来小型零售化的健身模式拥有巨大想象空间。

零售业态下的新机会
新零售业态下,人、货、场三要素将得到重组。而在健身新零售下,表现为人、货、场和教练四要素的重组。因此,基于四大要素的重新组合需求下,我们预测健身业的O2O和共享经济模式将重新出现:Classpass模式或许将重新回归,健身界的Uber也将诞生。

早先ClassPass模式在国内的推行,和俱乐部年卡现金流模式相悖。而零售模式下,售卖闲时空间的ClassPass或将重新流行。另一方面,当健身房形成过剩产能时,健身产业的Uber或将出现,用户找教练、教练找场地,在供给端过剩的情况下,这一模式将重新出现。

参照国外用户健身习惯的养成,成熟模式下,生活方式的健身业态或将出现。参照星巴克模式的精品健身门店,一方面满足用户的快速健身需求,另外一方面,成为用户生活、工作外的第三空间。

这一趋势并不遥远,据了解,用户过亿的Keep,未来的方向将是物联网。通过连接硬件和健身房,成为健身产品的关键渠道。主打共享经济模式的乐刻运动,正在加快拓店的速度,通过自营门店的方式,培养增量用户需求。而健身类的硬件,如体测硬件云麦好轻,已经开始和Keep、健身房等打通数据,实现健身零售商品的物联网。

衣食住行之外,运动健康已经成为人的第五大刚需。小型零售化的健身产品,是满足用户运动健康刚需的第一步。资本密集进入,健身创业者快速增加,可以预见,健身增量市场大拓展已经开启,而“小型零售化”的健身,将是开启运动健康大时代的主力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