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5|回复: 0

最美不过夕阳红 每逢佳节更敬老

发表于 2020-8-13 20:02: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记者
  重阳节是人们尊老敬老的温馨时刻。在社会加速发展的今天,老人们在温饱之后更重视子女和后辈的精神关爱。佳节来临之际,各地通过邻居节等特色文化活动抚慰那些曾为家庭、社会奉献了半生的老人,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理解、尊重与陪伴。

  关爱:让老人尽享社会的尊重
  在传统社会中,老人是至高无上的长者。今天,他们中的有些人在适应社会的高速运行方面略显疲惫,但社会并没有遗忘那些让老人们感动的尊老传统。

  17日下午,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平伏桥村居民小区广场上,近300名村民或坐或站,兴致勃勃地望着广场最前方的舞台。在喜乐声中,8名“尊老爱老和谐家庭户”代表上台,工作人员为他们戴上大红花、颁发获奖证书。

  75岁的平伏桥村村民李玉梅年轻时是生产队的妇女队长,多次当过劳模。“像今天这样戴大红花还是头一回。在村里走到哪儿,脸上都有光。”李玉梅抚摸着红花说。

  “比起老人们的付出,我们所做的其实很普通。”李玉梅的儿子王建国说,当年为了供他们五兄弟上学,父亲每天凌晨就起床上山拉石头,母亲也起早贪黑干活,后来兄弟五人中出了两个大学生,父亲却因积劳成疾去世,他们只能孝顺母亲来回报老人的养育之恩,没想到因此受表彰。

  平伏桥村位于城乡接合地带。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村民们搬进了楼房。“以前,一个院子要住好几代人,老人和儿孙交流非常频繁。住进单元楼以后,大家分开住,亲情有些淡了。”平伏桥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少新说。

  宁夏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李保平认为,尊老孝亲等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弘扬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在,许多年轻人在外地工作,往往只能打电话简单问候父母,这并不能真正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因此特别需要倡导敬老尊老的社会良俗。

  重阳节里感受到社会尊重和关爱的远不止平伏桥村的老人,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的老人更是格外开心。

  在“抢椅子”比赛中,70岁的次仁央宗老人获得第一名,乐得合不拢嘴。“我们老人们在一起,就是图个乐呵。”中心护理员宗吉为老人们演唱了《月光下的姑娘》,赢得阵阵喝彩声。台下的老人都纷纷上台献上哈达,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宗吉的脖子上就挂了十几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