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36|回复: 4

领导下基层:需要“身入”“深入”和“心入”

发表于 2010-10-13 20:47: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领导下基层:需要“身入”“深入”和“心入”

        重庆能源集团逢春煤矿  黄 强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确立,企业在市场经济不断刺激和改变的过程中,给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与使命观赋予了新的内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迅猛发展的今天,现在的企业是一个以市场竞争为主旋律的时代,似乎也确实为企业领导提出了足够堂而皇之的借口和似是而非的理由:我们在企业中只能扮演着运筹帷幄的角色,只管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与发展,至于基层工作都有相关的部门去管理,在工作上我们听听汇报、看看材料就行了,少下基层或者不下基层都无关紧要。
        诚然,我们不能否认市场经济给企业领导带来思想观念与行动上的转变。但事实上,企业的许多问题根子在基层,而基层许多没能解决的症结又在于没有主要领导下基层去解决,俗语说得好“老大难问题“老大”重视了就不是问题”,这里说得“老大”就是指主要领导。领导非但不能做高高在上的指挥者,更要做扑下身子的行动者,同时下基层既不能做假样子,更不能搞空架子,这样做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同时还能产生不必要的影响。那么,领导要怎样下基层才能避免这些“假、大、空”的形象呢?这就需要企业领导在下基层时要从“身入”“深入”和“心入”上入手。
        首先,要放下架子下基层。企业领导只有亲力亲为,“身入”基层才能看到实际的情况,掌握真实的资料,才能化解一个个难题。就像中铁三局桥隧公司报道的那样:自2009年开工以来在长达14公里的武夷山隧道中,为了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等工作进展顺利,该项目经理肖志学始终奔波在项目部下设的进口、李家和坊上三个工区的施工现场与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解决隧道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排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受到铁道部业主的称赞。反之,如果企业领导把下基层当成是一种负担、一种累赘、一种无奈、一种敷衍的话,问题和后果可能就相当严重了。如:最近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报道的:“广西河池朝阳煤矿突击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下井带班,而包括矿长、副矿长在内的5名主要领导却稳坐在办公室里。突击提拔是为应付国务院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的23号文件。”受到了社会各方的批评与指责。
        其次,要深入基层搞调研。调研就是为了摸清情况、发现问题、找准症结、理清思路、集思广益、达成共识,最后形成破解难题,解决突出问题的意见和方法。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搞调研:其一,因为身居要职后与基层接触的机会少了,对基层情况的掌握必然有所偏差,经常下基层更能全面掌握基层在安全生产中的难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办法解决基层在安全生产上的薄弱环节,为基层的安全生产加足“马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补足“后劲”;其二,深入实际,不能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赵恬”式干部,要听听基层职工对自己在工作上的看法,从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深入基层,联系基层、联系职工才能知道基层、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热点话题,才能真正做到知情、解忧、排困,才能密切基层关系,才能做好职工的“贴心”人,从而有效推进企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最后,要心入基层办实事。领导下基层就要心里想着基层,要为基层做实事而下基层,做到了解一些情况,解决一些问题,办成一些实事;要真诚付出,要带着感情下基层,帮助基层干部、职工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到以诚相等,而不是以官老爷的的姿态去施以恩惠;要在解决问题上求实效,不断增强基层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领导要做好企业的“马前卒”,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要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使职工诉求有处说、情绪有人疏导、倾向有人引导、误解有人开导;领导下基层时,遇到困难和矛盾不能回避,要直面困难主动出击,找出问题的症结,找出解决症结的最佳途径。
        总之,企业领导下基层,只有做到把“身入”“深入”“心入”三入结合,才能与基层、与职工的心贴得更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3 21:33:16 | 查看全部
写的深刻,有独到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3 23:57:53 | 查看全部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11:30:0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1:15:0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