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6|回复: 0

脱贫明星新打算要去上农民夜校

发表于 2020-8-14 16:31: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四川日报

  □王林 本报记者 何浩源

  8月5日12时许,记者结束在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革新村的采访,回程行至村口,遇一村民挥手:“去广安吗?可不可以搭个车?”搭车人背着双肩布包,手里摇着蒲扇,额头上挂满豆粒大的汗珠。

  “陈大姐,你又进城呀。来来来,快上车。”与记者同行进城办事的革新村第一书记金达芾,一眼认出搭车的是陈文菊——村里的“脱贫明星”、广安区家政扶贫“试水第一人”。

  车上,陈文菊谈起自己做家政的趣事和近况:“7月接的单子多,挣了6000多元。”谈笑间,金达芾打趣说:“陈大姐,你现在健谈哦!和之前在屋里种庄稼比,完全是两个人嘛。之前,你三天都说不出两句话。”“我在村里种了几十年地,又穷又没得文化,原来不敢和别个摆龙门阵。”陈文菊说,她听了金达芾的建议,进城做了一年多家政,见识多些,胆子自然大些。

  说起收入,陈文菊说:“以前一年到头只挣得到7000多元,现在能挣到4万多元。”她和丈夫盘算过,她空闲时去城里做家政,丈夫在村里种田、养猪、养鸡,再加上儿子在外打工。不到两年,就可凑足首付款,在城里买套房子。

  车进广安城,陈文菊掏出手机,播放了一段电话录音。录音里,客户告诉了自己的详细地址及公交线路。“只有用这些‘笨办法’。”陈文菊说,自己大字不识一个,只有把客户地址和路线录下来,然后放出录音问路人,一路问过去。

  下车前,陈文菊还特意问了金达芾,村里的农民夜校是不是一直在办,她打算抽时间去学认字。“这样进城做家政就方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