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71|回复: 0

夜游要游出品质

发表于 2020-8-15 08:23: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夜游活动如火如荼,这不仅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促进文旅消费回升的重要发力点之一。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夜游。但不少夜游项目单调雷同、缺少有个性的精品佳作。笔者认为,夜游发展需走一条健康之路,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夜游要突出城市文化,打造精品。发展城市夜游最忌贪大求全,大搞规模式亮化。如今,不少地方一到夜晚,公园出入口、游船码头、街道树木,到处披光戴彩,处处搞“夜食”“夜购”“夜读”“夜娱”“夜展”等活动,形成一种工业化的规模生产,却忽视了夜游的灵魂——城市文化。夜游是城市文化的符号标识,是城市气韵的集中表达,是城市特色的重要根基。因此,发展城市夜游应抓住城市文化这个最核心要素,要有精品意识,着力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活”“小而特”的夜游精品。

  其次,夜游要实现多重价值。夜游,改变的是出游的时空背景,不变的是文化的特质和生态的底蕴。夜间旅游不仅仅是财富之上的业态,更要注重文化的传播力和生态的友好性。夜游发展要带动经济发展,但不能过度商业化。“叫座”固然重要,没有“叫好”的支撑,恐怕难以长久维系。传承好遗产、传播好文化、传递好价值至关重要。“夜宴”之外,还有“夜娱”;“夜游”之外,还有“夜咏”。夜游经济拓展多元业态,莫忘“旅游即是生活”的本质回归。在文化的传播力上,应力求融入社区生活、地域文脉、城市个性,避免“一个IP走天下”;在生态的友好性上,要避免灯光污染、声污染、夜拥堵等问题,避免影响人体生物钟、破坏自然生态。

  最后,夜游需多方协同发展。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夜游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将“日间旅游”延伸和复制到夜间,更需要从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方面做好衔接。城市管理者需拿出更加包容、开放、共享的心态,尽快重塑一套系统化的夜间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夜游发展涉及市场方方面面,并不比日间旅游监管简单,相反甚至可能更为复杂,北京“夜间经济掌灯人”,上海“夜间经济CEO”等探索值得借鉴。公共交通、医疗卫生、厕所服务等公共服务细节,是夜游发展的支点,也体现着城市管理的智慧。

  总之,夜游不能粗放发展,发展夜游不应止步于“靠灯留人”,不应止步于“复制粘贴”,不应止步于“新鲜刺激”,不应止步于“吃吃喝喝”。正确开启“夜游模式”,必须走精细化之路,在“基础”上做文章,在“服务”上下功夫,打造多元的夜游场景,塑造地方独特的夜游品质,这才能为旅游的夜晚注入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