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0|回复: 0

经常陪伴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待问题,让孩子真正被理解

发表于 2020-8-16 15:12: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宝妈时尚装

  前言: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所以很多人在对于孩子的教育上都很严谨,只不过每一个孩子的性格不同,父母选择的教育方式也很不一样,所以父母和孩子经常在一些问题上出现不可避免的分歧。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过早的叛逆,父母平时说的一些话,或者对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都不会去执行或者过度的拖延,这也是让很多家长都特别苦恼的问题。

  
  其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很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孩子觉得父母很唠叨,并不想听父母的话,同样的事情父母说过很多次,那么孩子一定是不会记住的,因为他觉得父母一定还会再说。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是特别需要有学问的,既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有威严的,同时又不能够让孩子感觉自己和父母的距离很遥远,只有共同理解,那么才能够让家庭关系更和谐。

  
  1、经常和孩子一起游戏

  很多父母可能都因为平时工作忙,或者觉得孩子的一些行为过于幼稚,所以会让孩子独自玩儿,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父母觉得自己和孩子应该保持一定的关系,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是有威严的,所以不可以和他去做一些游戏,也有的父母觉得如果自己都陪着孩子玩,那么孩子平时是不是就会把所有的精力用在玩的上面,就不会去做其它的事情了。

  
  其实有这样的顾虑是特别常见的,这主要就是因为成年人大多数都是这样想的,但是成年人也习惯性的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从孩子的内心角度来讲,他特别希望父母可以陪着自己一起,和自己成为很好的朋友。

  其实经常陪孩子一起玩,时间久了,父母就会发现自己和孩子会更加的亲密,他平时有一些想法都会及时的告诉父母,不会让父母去猜测。孩子能够做出这些,主要就是因为孩子觉得父母是可以理解自己的,而且父母也很支持自己,所以他才会变得更加开朗。

  
  2、平等的和孩子对话

  其实很多孩子和父母之所以无法正常的相处,就是因为双方觉得不被对方理解。孩子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不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父母觉得孩子不懂自己的辛苦,不能够心疼自己的付出,所以经常会出现矛盾。

  其实如果要说对错,双方都没有过大的错误,主要就是因为立场不同,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孩子每个阶段的变化,孩子不同的阶段,需要的方式就是不一样的,父母不能够盲目的去爱孩子,尤其是在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

  
  只有让孩子觉得他和父母是平等时,孩子才会去为父母考虑,同时父母也更能够知道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这样是很有利于亲子沟通的。因为孩子的心智发育的都不是很成熟,所以他没有办法像成年人那样去沟通问题,在父母发现孩子的想法过激或者有问题时,应当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不要直接对孩子进行指责。

  总结:孩子是特别需要得到父母理解的,只有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身边人的尊重和理解时,他才会听从身边人的建议。充分的理解孩子和信任孩子,才能够让他变得更加自信,很利于他后期的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