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8-17 21:55:31
|
查看全部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美术馆迎来的首个实体新展。本次展览是“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以近200件作品的规模,展现了188位国内外艺术家眼中“一带一路”的古今风貌和历史文化内涵,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等多种类型。
展览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一带一路”沿线生动多彩的地域风貌、人文风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厚的创作源泉。在展出的《恒河》《永远的敦煌》《文成公主入藏图》《汉武帝经略边疆谴使丝路》《圆明幻境》《中国援非医疗队》《大唐玄奘法师》等美术作品中,既有波澜壮阔的丝路历史,也有中外交流史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还有“一带一路”国家的今日面貌。无论是壮观恢弘的全景式描绘,还是细致入微的近焦特写,都彰显出鲜明的主题,从不同角度挖掘和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展现出当代美术创作的蓬勃态势,对于推动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艺术交流互鉴,具有积极意义。
据悉,“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发动了众多国内外优秀艺术家积极参与,通过美术创作和交流对话,打造美术领域的合作共赢之路。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与南方的温润不同,它呈现出一种浑厚苍茫的气象。新疆罗布泊地区的雅丹地貌尤为特别。在艺术家乔宜男看来,这种地貌最能体现他对丝绸之路开拓精神的认识。为此,他先后两次前往新疆采风,在火焰山等地寻找灵感。从日出到日落,他常常会对着一片雅丹地貌整日地写生,只为寻找最美的那一刻。最终,乔宜男的中国画《丝路夕照》,呈现了夕阳西下的雅丹地貌,画面中的坚石上,傲立着一排雄鹰。“夕阳照射下,是雅丹地貌最震撼人心的时刻,有一种雄壮之美。”乔宜男告诉记者,雅丹地貌原本是荒野上的一种地形,在古代“丝绸之路”开辟以前,人们并不曾涉足过。在这样的地形上踏出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道路,最能体现人在大自然中的开拓精神。这正是他希望作品能够传达的意蕴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