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上也曾出现过紫禁城建筑风貌。中国人民银行于1949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100元北海桥图券上,正面采用的是北京北海公园中的白塔和永安桥及北京故宫中的角楼图案。北海在北京城西区故宫和景山的西北,是我国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一处古代帝王宫苑。而故宫的角楼,则是故宫这座恢弘雄伟的皇家建筑群中,瑰丽别致的建筑小品,是紫禁城内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两座皇家宫苑在人民币的币面上遥遥相望,讲述着悠远深长的中国历史。第一套人民币100元北海桥图券有甲、乙两种票券,券面图案相同。100元北海桥图(甲)券,于1949年3月25曰发行,长134毫米,宽70毫米,采用五色胶印。主色为蓝黑色,背面主色为灰蓝色,该纸币由(沈阳)东北银行造币厂印制;100元北海桥图(乙)券,于1949年7月发行,与甲券相比,有三处不同:颜色不同,乙券正面主色为黄黑色,背面主色为蓝紫色。规格不同,长135毫米,宽 70毫米。乙券号码更为复杂。该券由(沈阳)东北银行造币厂印制。



由小小的币券发微,呈现了故宫和历史的另一种风貌。通过不同时期的纸币,看紫禁城,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欣赏这座明清皇家建筑群的另一独特视角。货币,向来为国之重器,维系着国家经济的命脉,从以往的经验看,不管是民国时期的地方纸券、中央纸币,还是新中国的人民币,都以单一的故宫建筑形象进入券面设计,以简洁大方的风格为主,凸显皇家建筑的恢弘大气和瑰丽华美。
时代在发展,货币文化也在发展,如何在这方寸券面之上,积极寻找故宫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对接点,将我们千百年的文化底蕴与社会经济生活衔接,创造了更经典的币上“紫禁城”,为传统历史文化赋予新的文化能量,值得我们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