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77|回复: 0

历史剧应该多一点现实主义

发表于 2020-8-19 15:11: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鲍南
  来源:北京日报
  抗战题材电影《八佰》近日上映,逼真再现了那段烽火连天、国破家亡的岁月。

  我们的国度从来不缺少英雄。近代以来,在致力于救亡复兴的荆棘长路上,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八百壮士”“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台儿庄血战”等事迹,凝聚着这个民族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是值得永远传承的精神财富。文艺作品本身肩负着记录历史的使命,艰苦卓绝的抗战史也一直是中国影视剧创作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而要还原那段历史,必须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容不得偷工减料、投机取巧。从“黑白胶片”到“彩色数码”,《英雄儿女》《地道战》《鸡毛信》令人记忆犹新,《太行山上》《亮剑》《彭德怀元帅》成为文化现象,一批优秀作品引起强烈共鸣。而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创作者老老实实从细节抠起,以尊重历史为基础创造出了艺术真实。

  眼下,国产影视市场每年上映400余部电影,播出上百部电视剧,可谓是高度繁荣,但经得起各种检验和审视的经典不多。尤其在战争题材上,真实反映抗战故事的高质量作品寥寥无几,不少剧集只是披着抗战外衣的“戏说剧”“魔幻剧”“偶像剧”,或是罔顾历史事实,或是违背常识常理,或者纯粹胡编乱造。许多公司本着“赚快钱”的心态,无心在场景还原、演技雕琢等方面下功夫,只想着怎么吸引眼球、拉动流量。当然,这种创作“歪风”也不止见于战争题材,放眼整个影视市场,其他历史剧乃至职场剧、家庭剧等等也常常有情节离谱、狗血庸俗的通病,直触现实、具备思想性的作品很少,充满假大空、疏离感的“产品”很多。

  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失去现实这个源头活水,文艺创作不仅难出经典,连及格也不容易。中国大地上,从不缺少好故事。别的不说,以弱胜强、不屈不挠的中国反侵略史,就是一座有待发掘的影视富矿。期盼广大文艺创作者能够从市场反馈中获得启示,真正沉下心来挖掘和展示抗战剧本身应具有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真正展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澎湃热血,以更多精品佳作告慰历史,激发民族自信自强的昂扬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