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安徽,拥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还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习近平安徽之行第二天,五个考察点都紧邻着水。从长江之滨的生态园和钢铁厂,到巢湖之畔的创新馆、纪念馆和蓄洪区,总书记观汛情、看复工、溯历史、瞻未来,行到江淮紧要地,一枝一叶总关情。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马鞍山考察调研 △习近平安徽之行第二天考察地示意图 长江之滨:生态保护殷勤看
重庆、宜昌、荆州、岳阳、武汉……长江上中游的这些城市,都曾留下习近平总书记探访母亲河的足迹。8月19日,他来到长江下游的安徽省马鞍山市。
△安徽马鞍山 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416公里,称八百里皖江,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5市。去年,马鞍山开展以薛家洼为重点区域的长江东岸综合整治。总书记此行重点考察的就是长江边的薛家洼生态园。
△薛家洼生态园地处长江东岸,面积986亩。(总台央视记者邵光佳拍摄) 以前的薛家洼,遍地散落非法码头、散乱污企业、危旧民居,排污超标、钢渣满地。去年4月,马鞍山市开展生态环境攻坚战行动,彻底拆除沿岸违规建筑,57户229名渔民也全部上岸。
△薛家洼整治前后对比图(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曾痛心地形容长江——“病了,病得不轻了。”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但在2016年1月5日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却“泼了一盆冷水”:“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日暮中的薛家洼(总台央视记者杨波拍摄) 2018年4月,总书记曾用三天时间,跨两省、行四地、访长江,并再次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湖南岳阳君山华龙码头,他专门察看非法砂石码头取缔及整治复绿、湿地修复情况。总书记掷地有声:“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这次在薛家洼,总书记察看长江水势水情、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情况。如今的薛家洼,经历复绿增绿、涵养湿地等修复工程,漫江碧透、万象回春,这正是得益于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薛家洼生态园草木葱茏(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 从马鞍山到合肥:继往开来勇向前
马鞍山,一个“因水建厂、因厂设市”的故事。1953年,因为地处长江南岸,交通和资源条件好,马鞍山铁厂开办于此。去年9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大合作项目,中国宝武钢铁与马钢实施战略重组。此次安徽之行,习近平考察了马钢集团。
△俯瞰马钢集团(总台央视记者邵鑫扬拍摄) 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马钢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车轮轮毂厂、第一套高速线材轧机、第一条大H型钢生产线等。去年,马钢集团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车轮”荣获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创新产品金奖。
△复兴号高速拖车轮(总台央视记者卢心雨拍摄) △马钢可生产世界最大、最厚的重型热轧H型钢,属于国内首创。(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H型钢生产线(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今年5月,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曾赴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调研。他希望企业做到安全生产、健康生产,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在马钢集团,习近平走进生产车间,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和经营情况。尽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和汛期双重影响,马钢仍是“一马当先”,今年上半年产钢1020万吨,同比增长了7.6%。
△马钢的“一键轧钢”已实现全自动智能化。(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习近平勉励马钢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上,特别是要把自身改革发展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衔接,力争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勉励马钢: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上 当天下午,总书记赴安徽省会合肥考察。他考察了同在巢湖之畔、仅有一街之隔的两个馆——安徽创新馆和渡江战役纪念馆,既展望未来,又回眸历史。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合肥考察调研 △安徽创新馆展厅(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安徽创新馆是全国首家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集中展示了安徽近年来1400余件有代表性的创新成果,涵盖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
4年前来安徽考察时,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