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就业扶贫是解决贫困群众生计,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法宝。近年来,重庆合川区人社局压实工作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动员各方参与,最终实现精准、稳定、可持续脱贫。
“靶向施策”解难题
在该局主要领导牵头,9名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领9个责任组,对30个镇街采取分组包片帮扶框架下,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制定《2019-2020年就业和技能扶贫攻坚工作方案》,成立了就业帮扶组、技能培训组、政策落实组和综合督导组。动态掌握包片镇街贫困人口就业状况和就业及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和技能帮扶,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和问题整改台账。
落实包片对接帮扶责任制,各分管负责人担任包片责任领导,各科、室和中心为包片责任科室,到全区各镇街开展扶贫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工作督导,重点通过查看社保中心、行政村的贫困户个人档案、帮扶明白卡等扶贫资料,随机进行电话抽查,入户2—4户走访了解情况,针对发现问题,明确提出整改措施、办法和要求,不定期在贫困人员就业情况和就业需求调查数据库内按10%随机抽取各镇街总贫困人员。
政府市场相结合,走出扶贫新路子
通过购买服务和落实扶持政策,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就业扶贫,引导实力强、信誉好的会江人力、瞬立达人力、思博人力和阳阳劳务等机构,包片对口扶贫,对有就业需求的贫困劳动力持续开展岗位匹配等精细化就业帮扶。
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由“职能部门统筹帮扶、镇街属地责任帮扶、社会中介机构包片帮扶、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的系列工作安排。合川区大胆地扩大了市场主体在就业扶贫工作中的整体比重,增加了就业扶贫工作的深度与广度,真正让“市场”这股社会力量成为了就业扶贫之路上的“第二条腿”。简单来说,“公共+市场”的就业扶贫模式就是“一条扶贫路、两条大腿走,政府引路在先、市场主体随后,公共市场并联、战疫战贫共赢”。
重庆新领域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是由市场主体构建、合川区人社局承办的创业创新大赛的获奖孵化企业,推出后就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解决了40名贫困大学生就业,促进隆兴镇800个贫困户脱贫。该企业的成功,体现了“公共+市场”扶贫模式的优势,是从“输血”到“造血”的一次成功实践。
建立“就创超市”就业扶贫新平台
建立就业创业服务超市,设置4个信息化招聘台位,全天候开展网络化培训,针对贫困户、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落实登记、培训、代理、推介等服务功能,使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求职、政策咨询、获取创业服务像逛超市一样便利,实现就业扶贫项目全覆盖,打通贫困户就业创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庙镇青苗村的建卡贫困户王才素,是就创超市联合三庙镇政府开办的贫困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班的学员,今年7月1日,王才素家因电路老化突遭火灾,灾后房屋损毁严重,家电、家具基本全部烧毁,生活陷入困难。就创超市作为扶贫培训班主办单位,第一时间前往探望,及时送上米面粮油和慰问金等紧缺物资,并承诺在培训结业后,积极为王才素推荐就业岗位,尽可能给予更多力所能及的帮扶。王才素对此非常感谢,表示在就创超市、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给予的帮扶慰问下,有信心和能力面对后续的家园重建,并于近日培训考试合格。
截至目前,该区累计举办线上和线下招聘会60余场,求职登记人员3445人,免费成功推荐就业1824人;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讲座25场,建立免费创业工位10个,开展保育员、月嫂等职业技能培训服务80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