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客户端8月17日电   如今,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微商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其中不乏很多高学历人群。2019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微商代购等正式被纳入监管。电商法出台后,微商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此,工人日报记者通过采访一位从事微商多年的从业者,解开新形势下微商这一职业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方向。
新身份:电子商务经营者
电商法对包括个人在内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行为给予了规范。那么,什么是“电子商务经营者”?电商法对此进行了明确定义:即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这意味着,微商、代购等被赋予了新身份——“电子商务经营者”。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自己做的事情得到了国家认可,感觉更‘高大上’了。”29岁的张明苑笑着说。
张明苑在读硕士时开始从事微商,一边上学,一边兼职卖货。靠着一股灵活劲儿,在校期间她微信里积攒了5000多个客户,一个月能有近1万元的收入。“刚开始做微商,是把它当作一场挑战自己的冒险,没想到能挣多少钱。”她说。
硕士毕业后,她来到北京,成为了一名互联网公司的白领,月薪八千元,但她仍兼职做着微商。渐渐地,她萌生了全职做微商的想法。“我的父母希望我能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但我更渴望自由,能安排自己的生活,我觉得微商很适合我。”
考虑再三,她放弃了稳定的白领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微商。“虽然父母和朋友反对我全职干,但我知道那是他们不了解这个行业,对微商有偏见。”张明苑说,她一定会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如今,作为一名电子商务经营者,张明苑的动力更足了,在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断前进。
新挑战:被纳入监管范围
电商法明确,从事个人代购、微商也需登记和纳税,删差评刷好评面临罚款,捆绑搭售必须明示。电商法的落地实施减少了微商的刷屏现象和虚假宣传。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为张明苑这样的微商人群带来了挑战。
“朋友圈被一些微商广告刷屏,造成视觉污染不说,有的卖的还是仿冒和三无产品,这不但一种违法生意,还会影响微商这个行业的发展。”张明苑说,电商法实施后,她“升级”了自己的推广方式。“我发广告节制很多,几天发一次,文案、图片是精心制作的原创,从不复制素材库里的东西,选产品会选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