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8|回复: 0

苏州自贸片区乘势而上全力助企

发表于 2020-8-21 19:25: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国际商报
     8月19日,“江苏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媒体行”的第二站来到了现代化与古韵并存的城市--苏州。
  自2019年9月1日正式挂牌以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坚持“起跑就是冲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用心描绘工笔画,改革创新展现新高度。在制度创新方面,先后出台支持片区发展的政策文件47项;推出涉及各领域改革创新举措130余项;形成创新性强、企业受惠面广、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案例62项,省级以上“首创率”达60%,其中2项案例获评国务院“最佳实践案例”,7项案例上报商务部,7项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7项“创新实践案例”在全省示范借鉴。在开放型经济方面,片区新设立外资企业近200家,实际使用外资11.36亿美元,新增备案境外投资机构62个,中方协议投资额5.5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4091.68亿元。各项指标稳居全省自贸片区之首,在全国新设自贸试验区中名列前茅,力争率先建成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关助融”助力企业无忧融资
  今年,受疫情影响,大量外贸企业的订单锐减,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风险评估分数低等情况,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往往会遭遇放款难、额度少等难题。为此,苏州自贸片区联合海关大胆改革,打通部门壁垒,用海关所掌握的贸易数据为银行提供企业运行状况的精准“画像”,推出“关助融”创新举措。
  “关助融”措施是由园区海关牵头,联合园区管委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共同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而推出的一项惠企创新举措。通过该项目,进出口企业可以将海关的进出口信用数据引入金融机构信用评价,从而获得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授信额度的增加;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再给予适当补贴。
  “关助融”是苏州自贸片区首批七项创新举措之一,是金融支持自贸片区建设、助推企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典型案例。目前,已有63家小微外贸企业获得了贷款信用额度30亿元。
  “十年磨一剑”全力打造“中国药谷”
  今年4月召开的苏州生物医药发展大会明确苏州将借鉴“波士顿经验”,到2030年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万家、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药谷”。
  在国内很多地区“热不过三五年”的生物医药产业,在苏州却是潜心规划“十年磨一剑”。2019年,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中,苏州工业园区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管委会主任丁立新告诉记者,苏州自贸片区将生物医药作为“一号产业”来打造,主动开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助力产业发展。其中,全国首创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打造智慧物流服务平台,两项创新均被评为国务院“最佳实践案例”。
  2018年,生物医药巨头罗氏诊断投资约4.8亿瑞士法郎(约35亿人民币)的生产基地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落成并投入生产运营。据悉,苏州生产基地是罗氏诊断全球第八大生产基地,也是亚太首个可为中国及亚太区的实验室、医院及医生办公室持续、稳定地提供百余种产品和诊断检测的基地。
  罗氏诊断亚太生产基地总经理马凯表示,作为全球顶尖的生物医疗企业,罗氏诊断在项目投资选址上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评估。苏州拥有良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加之其人才集聚,这些是吸引罗氏“筑巢”苏州的关键。

[table=100%,#ffffff][/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