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8|回复: 0

为预付式消费“排雷” 失信黑名单可以有

发表于 2020-8-22 08:56: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今年上半年,北京市预付式消费治理成效初显,严重失信企业及其主要人员黑名单制度得到完善,累计锁定企业304户、主要人员564名,督促47户企业妥善解决遗留消费纠纷。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覆盖了很多领域。诚然,预付资金成为会员后,消费者能享受到一定的实惠,但一些商家频频跑路也让预付卡成了风险卡,甚至演变成消费陷阱,给消费者权益埋下了隐患。

  很多人都玩过“扫雷”小游戏,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雷爆掉。实际上,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中,就相当于在排商家关门或跑路这颗“雷”,若不幸“触雷”,不仅终结了当次游戏,还可能陷入消费纠纷。

  相关部门将开展预付式消费的严重失信企业及其主要人员拉入黑名单,是用法定职责和征信机制为消费者“排雷”。由于黑名单机制的惩戒制约功能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因而,预付式消费失信黑名单不仅标记出了一些企业或人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雷”,还能避免黑名单内的企业或人员改头换面之后再“布雷”。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风险信息的知情权,帮消费者清除了一些预付式消费的隐患和风险,提供了更安全的消费环境。北京市的做法既符合征信建设的规律,也是一种积极的监管探索,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

  当然,预付式消费失信黑名单的“排雷”功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要提升对消费者的保护级别,还得从机制上发力。比如,能否仿效建筑工程领域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立预付式消费保证金制度或保险制度,明确保证金的缴付责任人、缴付比例、保管形式、使用程序等,一旦商家发生违约或者“关门”“跑路”,即依规为消费者的权益兜底。

  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在平时加强对商家预付卡业务的监管,积极查处霸王条款、不实宣传、诱导销售、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等行为,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堵住预付式消费的漏洞。消保组织也应通过约谈、问题通报、发布警示信息等方式为消费者“用脚投票”提供指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