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63|回复: 0

(国庆特别节目之战士)雷多:史迪威公路起点 士兵的终点

发表于 2010-10-16 14:59: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尽管两次没有祭拜有着萧竹青的墓地,但是我们仍然很幸运地在雷多找到了另外一处中国士兵墓地。但至于遥远的印度阿萨姆的密林深处,到底哪些地方还有我们中国军人的墓地,也许永远没有人知道了……
  在雷多小镇郊区,有一块巨大的牌子,这里就是史迪威公路“零公里”处。牌子上面用英文写着:Stilwell Road,Rejuvenate our lifeline,Revitalize our relationship,Reach out beyond the borders。(史迪威公路,为了使我们的生命线焕发青春,为了使我们的对外关系焕发青春,到边境去!)
  当年这里也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史迪威/雷多公路零公里。它呼唤着从蓝姆迦出来的士兵报仇雪恨,打回老家去!
  这个好像是悬挂在天边的完全不为外界所知的印度小镇雷多,和中国以及中国的抗战有着太多的联系。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以后,中国失去了通往外界的所有通道。为了继续向中国运输抗战物资,中美两国除了紧急开辟驼峰航线外,还要重新修筑一条从印度经过缅甸到达中国的公路以代替滇缅公路,这条通道的起点就选择在雷多。
  雷多的今天
  第一次来到这里的那天傍晚,印度阿萨姆邦的瓢泼大雨冲刷公路如同水洗,在我们到达时却神奇停止。这就是印度雷多小镇,路边树立着一块巨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史迪威公路零公里”。
  在盟军来到这里之前,这里只有一个茶叶种植园,一个煤矿和一个砖窑。除了茂密的丛林,偶尔有一些土著村庄,仅仅只有最原始的狩猎土著纳加人和走私玉石的商人来过这里。小镇战时曾一度繁荣,战后迅速衰落,又重新回到了战前的模样。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雷多如同一座死城,牛群在空荡荡的公路上悠闲地散步,小贩靠在用柚木竹篾和铁皮油毛毡搭建的摇摇晃晃的路边小店里呼呼大睡;用当年中印油管的钢管和米轨铁轨做的电线杆也歪歪倒倒;只有一座很小的印度寺庙在给一对新婚男女举行祝福。
  我们拿着相机一下车,马上召引了许多百无聊赖的当地人围观,毕竟这里太冷清了,也许他们永远怀念引擎彻夜不停,车辆川流不息的战争的“黄金年代”。沿途我们常常看到无法忍受寂寞的阿萨姆邦人在修复公路,他们和中国人、缅甸人一样,盼望着再次打通这条公路。
  当年在这里,就是2.5万美国工兵和6万中国驻印军士兵就从我们的脚下开始了通往中国的漫漫征程,并最终走到胜利。其中也有卢少忱,他后来驾驶着独立战车营的美国M3A3轻型战车以每小时10英里的速度,走完了1700多公里的全部路程。
  如今大家知道,修筑史迪威公路的主要是美国的工兵部队,但是,为人们不大知道的时,中国驻印军独立工兵第十团也是修筑这条公路的中国为数不多的工兵之一。也就是萧竹青所在的部队。
  青山处处埋忠骨
  我们来到雷多小镇旁边的一个叫做玛格利特(Margherit)镇郊区的史迪威公路边停了下来,表面看,这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资料记载,当年美军第二十总医院就驻扎这里,有大量的中国伤病员坐着飞机从缅甸前线来到这里,有些抢救无效的官兵就地掩埋。这里是2008年首次由云南省贸促会在当地人的带领下,第一次发现的另外一座被荒弃的中国军人的墓地。当时他们为找到自己战士墓地而高兴,也为此地无人照料而悲伤。随即他们拼凑出1800多美金交给随行的当地政府官员,恳切希望他们好生善待我们的士兵。
  我们拨开茂密的杂草,看到了排列整整齐齐的水泥板掩盖的墓穴,其中一块石碑上刻着中文:
  “陈故同志锡胜之墓 河北景县 炮六团第一连同□(字迹不清)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月三十一日卒”(注:此烈士的名字是陈锡胜。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为1944年)。
  然后我们又发现了另外一块躺倒在杂草丛中的石碑,旁边并没有墓穴。在强烈的阳光下,字迹非常模糊看很不清楚,我们拿出纸和笔来拓字。经过反复辨认,这块石碑的文字大约是: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五月
  许技术员荣生之墓
  战车保养连 □□□(字迹不清) ”
  百感交集的我们马上在“许荣生”碑前点燃香烛,或许这是60多年来,第一次有人来祭拜他们。
  墓地边一处有一户农家,家人在干着一些家务杂活。我指着这块墓地试着用英语问一位农人:
  “Chinese(中国人的墓地)?”
  他看着我,点了点头。
  墓地残破不堪,但是没有受到任何的破坏。这使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尽管四周都是农田和村庄,但是当地的农民并没有侵占这块已经荒弃了多年的无人管理的墓地,我在墓地里面非常仔细地查看,墓地除了自然的坍塌风化,也没有任何人为破坏的痕迹。
  在我们会见当地政府最高官员时,他向我们保证:他们一定会修缮这块墓地!按照这位官员的话说就是他们一定要像管理英军墓地一样管理好中国人的墓地!
  这位县长说的英军墓地位于雷多附近一座石油城迪格包艾(Digboi)。这里人工铺设的草坪非常漂亮,烈士簇拥在鲜花丛中如同一座公园,士兵有英国人,郭尔卡人和印度人,有专人住在墓园内负责看守。每一块墓碑上阵亡官兵的名字,籍贯、年龄、单位、阵亡时间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还有一句祝福的话。考察期间,我们专门来到这里,看望了安息在这里的我们的盟军。
  中国军队和英国墓地待遇不一是较常见的情况。二战时期前后共有近10万中国远征军官兵在缅甸阵亡。战后不久,中国国民政府在缅甸各地修建了几座远征军的墓地。但是在1950年代初期,残存的国民党军从云南逃到缅甸并打败了前来驱逐他们的缅甸军队,缅甸人恼羞成怒彻底捣毁了所有在缅甸的中国军人的墓地。现在除了一座墓地修复外,其他的仍然没有修复。但是相比之下,在缅甸的英国军人的许多墓地却保存管理得相当完好。同是盟军,两军的墓地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蓝姆迦墓地已属印缅中国军人墓地中保存较好的,至于遥远的印度阿萨姆的密林深处,到底哪些地方还有中国军人的墓地,也许永远没有人知道了……
  在外中国军人墓地
  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最东边的亚包曾有中国战俘集中营。二战期间,有1600多位军人被送到此当奴工,多人死于运输途中,在集中营中死亡600多人。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有一千多名中国将士牺牲。
  在缅甸密支那,4000多名中国远征军人的遗骨埋藏于此。目前仅有零星远征军墓地幸存。
  在老挝,长眠着269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其中210人安葬在老挝孟赛和班南舍烈士陵园中。在老挝与中国交界线,2004年开始修筑的“昆曼公路”公路沿途,就遗留有中国烈士陵园。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共有13万余人阵亡。战后,朝在各地修建了二百多处纪念碑和烈士墓地。

         来源:新浪看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