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79|回复: 0

在海外项目工地上 建造一个“家”

发表于 2020-8-22 11:21: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搭载着运载工业设备的货轮,书籍、台球桌、乒乓球台,甚至整个活动板房等设施从上海出发,远渡重洋来到上海电气的各个海外项目工地。如此大费周章,是为了让长期在海外工作的职工有个温暖的“家”。近年来,在海外工程项目现场建立“职工之家”已经成为上海机电工会的一项“传统”。今年,机电工会还把海外工程项目工地“职工之家”建设助推工作纳入了服务职工的实事项目。

        据市机电工会主席朱斌介绍,上海电气集团的许多海外工程项目都处在偏僻荒野之地,有的在原始森林里,有的在沙漠里,远离城市,交通不便,通讯落后,职工们没有娱乐,工作生活很不方便。而“职工之家”的建设不仅为海外员工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文化娱乐的场所,还吸引了施工单位员工,甚至是外籍务工人员前来参加活动,成为工地内的“国际社区”。

        在伊拉克华事德项目,由于该国时局不稳,职工们平日生活的驻地四周被三米高的围墙包得严严实实,进出工地都需要有当地的武装人员保护,进入工地后就不能随便出去。长期在这样封闭而单调的环境里工作生活,给海外工程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小的精神压力。“职工之家”的建设,则给这一状况带来了极大地改善。该项目部“职工之家”建设的负责人朱少春告诉记者,由于在当地采买不便,“职工之家”的许多物资和设施都是从国内采购后海运到项目部,包括数百本精挑细选的书籍、卡拉OK点唱机、台球桌、乒乓球台等,甚至还包括一整间活动板房。由此,该项目部建成了768平方米的海外“职工之家”。在此基础上,“职工之家”也从一个物理空间慢慢变成了为职工开展各类服务的虚拟平台。比如为职工免费理发,推出“菜园子工程”解决职工饮食中绿叶菜缺乏的问题等。平日里,“职工之家”丰富充实了职工的业余生活,不论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还是工作几十年的老员工,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娱乐项目。而到了中国及当地的传统节日,“职工之家”里便会上演其乐融融的“国际大联欢”。目前,像这样的海外“职工之家”已经在迪拜、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工地落地生根,成为海外项目部职工的“家庭港湾”。

        记者从市机电工会了解到,今年推出的海外工程项目工地“职工之家”建设助推实事项目还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企业在建设海外工程项目生活设施时,必须与“职工之家”建设“五同时”,即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并对“职工之家”建设规定了具体的标准,要求有可供员工交流和开展文体活动的相对独立的场地,配备供员工文体活动的设施设备:一般包括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设施;阅览室、影像放映设备等文化设施;微波炉、电冰箱、净水设备等生活服务设施。机电工会对每个“职工之家”建设给予一次性2万元资金补助,实行一次性申报和发放。不足部分由所在企业行政或工会补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