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38|回复: 0

一国企职员与收藏有缘

发表于 2020-8-22 12:58: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收藏网


        五六岁就喜欢收集老物件,摆满自己的小抽屉,这似乎成了赵宝亮与收藏有缘的佐证。近日,记者见到了这位年仅30岁就在收藏圈里小有名气的收藏爱好者。30岁的国企职员——看似与收藏并不搭界的身份信息背后,却满是小伙子醉心收藏的真实故事。

        书上的收藏知识只是理论,赵宝亮却渴望能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一次,单位工会组织了全民收藏大讲堂,使他终于找到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支点。结识了收藏大家,拜他们为师,使得赵宝亮成长迅速。那是2010年。他脑中对于收藏的概念不是“一夜暴富”,而是结交朋友,交流心得。也许正是因为抛却了功利心,使得赵宝亮往往能收获宝贝。

        他给记者讲了自己最近一次“收宝”的经历。今年7月,在华联古玩城的古玩交流大会中,一件宋代建窑兔毫盏进入了赵宝亮的视线。因为对釉色特殊的瓷器情有独钟,在请教专家、确定其真品概率在80%以上后,他向年长的卖家询价。谁知,老人也很喜欢这只盏,竟婉拒了他出的高价。虽然心头好没得到,但赵宝亮获知老人家特别喜爱香炉,而他手里刚好有件清代的宣德炉仿品,虽说是仿品,但在现代已是价值颇高。当赵宝亮拿着香炉去老人家里拜访,老人眼前一亮,但当赵宝亮提出用香炉换兔毫盏时,老人仍未同意。“那时我们聊到天黑,我就提出请老人出去小酌几杯。老人提出,就在家里简单做些饭菜吃。”老人儿女都不在身边,而当他与老人一起下厨、吃饭后,老人主动告诉他,香炉要比兔毫盏价值高出几万元。“我最敬佩他的地方不是经过倾心交谈后他答应跟我换兔毫盏,而是他成人之美的同时,还主动给我添了4万元钱。这使我对收藏界的印象一下子提升了一大格。这位老人成了我心中的榜样,也坚定了我以藏会友的信心。”

        因为与资深藏家相处投缘,赵宝亮还相继获赠过清中期六棱青花烛台、元代龙泉窑笔洗等珍品。虽然资历尚浅,但赵宝亮告诉记者,他始终记得入行时师傅告诉他的话:“想入收藏门,要有三品:人品、学品和藏品。”

       利益面前最能看出人心善恶。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适用于一切行业。文化内涵深厚的领域更应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