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9|回复: 1

今日处暑,养生谨记一个字!吃三菜,喝三茶,按三穴,身体更健康

发表于 2020-8-22 16:49: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新浪网          作者:健康生活八十年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今日处暑,养生谨记一个字!

  中医认为,肺主秋季,而燥又为秋季之主气,处暑在立秋之后,很容易被秋燥所伤。

  所以,处暑养生,要牢记一个字,那就是“润”!

  如何润?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多喝水!以润燥。

  建议处暑之后,每天喝2000ml水,这样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今日处暑,吃三菜,喝三茶,按三穴,身体更健康

  【吃三菜】

  1、白萝卜

  
  白萝卜,不一定只有在冬季可以食用,在处暑之后,也是可以食用的,因为它具有治疗肺热、便秘、吐血、气胀、食滞、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畅等功效。

  另外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胆固醇、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等物质,对人体起到补益的作用。

  2、秋茄

  
  有句俗话叫做“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说的就是秋季应该吃茄子的典故。

  一到了这个节气,就表明正式进入秋天了,此时还有一些燥热,但要吃一些凉性食物,帮助身体清火。

  在这个时节收获的茄子叫做“秋茄”,秋茄口感细嫩,味道清香,营养价值也最高。

  3、南瓜

  
  夏季养生以豆类为主,而处暑之后,则是以进食黄绿色蔬果为主,比如南瓜、胡萝卜等,其中,南瓜是秋季滋补的佳品。

  《本草纲目》中对南瓜这样记载:“结瓜正圆,大如西瓜,皮上有棱如甜瓜。其肉浓色黄,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食,味如山药。

  南瓜富含丰富维生素A,可以减少因秋燥引起的眼睛干涩和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也具有滋润的效果。

  【喝三茶】

  1、蜂蜜柚子茶

  
  蜂蜜柚子茶的味道很好,是润肺佳饮。

  蜂蜜含有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能润肺补虚、补中润燥。

  柚子含有维生素C,能化痰止咳、清热去火。

  二者煮茶,味道很好,很适合养肺饮用。

  2、蒲谷丁菊花茶

  
  蒲谷丁菊花茶,是由蒲谷丁、菊花、金银花、桂花,搭配而成。可清火润燥,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喉不适等症。

  蒲谷丁,有“天然抗生素”之称,被中药界誉为清热解毒的“八大金刚之一”。有清热、解毒、利尿之效。

  用其泡水喝,可泻火除湿,降秋燥、去秋火等。可泻火除湿,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

  菊花能够疏风,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功效。

  桂花,性质温和,拥有独特的花香,可舒缓情绪,有润燥作用;可消除沮丧、缓和压力,帮助身体对抗秋燥,对皮肤干裂、声音沙哑、口腔炎等有一定疗效。

  3、紫苏生姜茶

  
  用紫苏叶、陈皮、生姜一起煮水代茶饮,有益健康。

  紫苏,可发汗解表,生气宽中,健脾祛湿、防暑降温。

  生姜,可驱赶病邪,助阳气发散以排寒。

  陈皮,可健脾和胃,搭配在一起,养生效果加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2 16:49:38 | 查看全部
  【按三穴】

  1、关元穴

  
  处暑,是按摩(或艾灸)关元穴的最好时机,可以帮助收敛人体阳气,还有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功效,而且凡是元气亏损的疾病都可以用此穴来治疗。

  位置:在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处。

  每天早晚左右手轮流按揉穴位,先左后右,每次按揉3分钟。

  2、迎香穴

  
  处暑易伤肺,所以,日常可以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

  按摩前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3、四缝穴

  
  四缝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穴。

  位置:在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

  四缝穴原本是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的穴位,但成人按摩“四缝”效果也较好。该穴对轻度的消化不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最好用大拇指掐按,效果更显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