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1|回复: 2

河南平禹矿难 悲剧为何“重蹈覆辙”?

发表于 2010-10-17 11:34: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生于16日清晨的河南省平禹煤电四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目前遇难人数已升至21人,井下尚有16人被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张德江为此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救援工作。

  毫无疑问,当务之急乃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对被困井下可能生存的矿工展开救援。相信在不久前智利33名矿工被成功救出之后,民众乃至世界的目光,也在关注着这次矿难救援。相信所有的人,也都在期待着生命的奇迹。

  尽管如此,公众仍然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两年前的8月1日,在这个煤矿的同一个矿井、同一个作业面,发生了同样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同样造成了23人的死亡。为什么同样的矿难会一再出现,为什么两次矿难竟如此巧合?

  在2008年那次矿难之后,有关报道也显示,平禹四矿除了瓦斯治理之外,也在职工中进行了防范瓦斯突出的知识培训。这种安全知识培训是不是走过场?平禹四矿针对上次矿难的发生,在瓦斯治理与井下应急避难措施方面,做了哪些整改?上次矿难中的问题又有多少在此次矿难中表现出来?

  如果平禹四矿真正做到井下每一个矿工都是“防突员”,瓦斯治理真正做到位,这次矿难又怎会以同样惨烈的方式发生?矿难频发,是不是与煤矿不认真吸取教训和整改有关?有关方面必须要彻查矿难发生的原因和事故真相,并向公众公开。

  事实上,上次矿难平禹四矿存在瞒报行为。尽管,事后也进行了问责和责任人的处分,但是,具体细节如何,在公开的报道中一直语焉不详。这实际上削弱了问责的力度,也不利于公众监督。此次矿难的问责不能继续遮遮掩掩,要在阳光下进行。

  现在,当地已争分夺秒展开了对井下被困矿工的救援,不过,由于没有井下应急避难所,他们在受着怎样的煎熬,命运实在堪忧。

  在智利矿难中,33名矿工之所以能够幸存,并在井下坚持69天,最关键的是矿难发生时,矿工们处在井下应急避难所中。如果没有完备的井下应急避难机制,矿难发生后,被困矿工的生存几率将不会如此之高。而这一制度在中国却非常缺乏。在10月14日智利被困矿工们安全升井之时,本报曾发表社论《呼唤中国的“井下应急避难所”》,呼吁吸取智利成功救援矿工们的经验,将井下应急避难所制度与设施建立起来。

  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据报道,有煤矿安全专家表示,我国早已要求矿山设立永久应急避难硐室,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问题在于,我国的法律中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靠企业的“自觉”。而对于那些不自觉的煤矿企业,法律以及监管部门也无可奈何。

  今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其中强调,要在3年内强制推行包括紧急避险系统在内的6个系统。这显然将应急避难硐室和井下应急救生舱,纳入了强制推行的轨道。然而,能够真正落实这些制度,仍然需要将“通知”升华为法律。用法律的强制性,来为每一个井下矿工提高生命安全保障。

  或许很多企业会面临很多困难,包括人力物力成本的投入,但是,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我们祈祷16名矿工平安而归,更期待,中国的井下应急避难机制尽快建立与完善起来。

来源:新京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7 16:13:49 | 查看全部
为什么,我们的矿难总是群死群伤呀,与刚刚发生的智利铜矿矿难相比,又是天地之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8 17:02:04 | 查看全部
很难借鉴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