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50|回复: 0

三代鞍钢人诠释“咱们工人有力量”

发表于 2020-8-24 00:20: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这样一家人

  马长春、马玉成、马诗飏

  祖孙三代都在鞍钢集团工作

  马家祖孙三代

  1

  爷爷马长春:

  参与建设鞍钢“三大工程”

  马长春老照片(摄于1991年)

  1953年

  马长春入厂后不久

  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鞍钢“三大工程”

  ——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 、七号炼铁炉

  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工生产的

  这是新中国重工业建设中

  首批竣工投入生产的重要工程

  大型轧钢厂和无缝钢管厂采用的原料

  都是马长春所在的第一初轧厂生产出来的

  马长春回忆

  那时的生产条件十分简陋

  工人们在炎热的夏天里顶着高温炼钢

  经常是工作一会儿整件衣服都湿透了

  这样艰苦的条件下

  鞍钢的工人们用自己的双手

  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任务

  大大加强了以鞍钢为中心的

  东北钢铁基地建设

  为全国钢铁工业的进一步

  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3年鞍钢外景

  2

  父亲马玉成:

  见证鞍钢智能化转型发展

  上小学的时候

  马玉成曾到父亲马长春的车间看过

  生产现场火热的劳动场面

  令他至今难忘

  刚参加工作时的马玉成

  1986年

  马玉成接过父亲的接力棒

  进入鞍钢集团工作

  作为线材厂点检班班长

  负责精密机械装配点检和班组管理工作

  马玉成获得的荣誉证书

  参加工作33年来

  他总结出多项先进操作法

  被厂里和集团推广使用

  为机械职工整体技能水平提升

  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玉成说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

  线材厂的年产量为50万吨

  如今鞍钢实现智能化生产

  工人虽然减少了

  但年产量却达到100万吨

  马玉成所在线材厂生产的线材

  3

  儿子马诗飏:

  继承老一辈事业成为鞍钢人

  工作中的马诗飏

  在马诗飏小的时候

  爷爷经常骑车带着他逛厂区

  给他讲鞍钢“三大工程”的故事

  那时的他对鞍钢有了最初的印象

  上中学的时候

  马诗飏在鞍钢组织的家庭日活动中

  参观了父亲的单位

  看着厂区里一件件先进的设备

  他对父亲说:

  “以后我也要进鞍钢工作!”

  2014年

  大学毕业的马诗飏如愿以偿地来到了

  他向往已久的鞍钢

  进入集团不到6年时间

  他跟随着爷爷和父亲奋进的步伐前进

  凭借自己的努力闯出了一片天地

  1952年鞍钢建设中的大型厂

  70年前新中国的钢铁工业

  从这里起步

  点燃了举国上下摆脱一穷二白的希望

  70年间共和国的经济成长

  在这里见证

  折射出一个农业大国

  迈向工业大国的不懈追求

  马家祖孙三代

  马家三代人

  见证了鞍钢70年来发展壮大的历程

  从全国支援鞍钢复工

  到鞍钢支援全国建设

  从改革开放后奋起直追

  到新时代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翻开共和国“工业巨子”的奋斗长卷

  那里有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

  蕴藏着国家持续向前的力量

  齐大山铁矿采场全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