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2|回复: 0

两驴友瀑降遇险,极限绝不是玩命的游戏

发表于 2020-8-25 15:42: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代快报 戴之深
54e5fd805f07ebb14654ebcb75fec652.png

8月23日下午5时许,2名驴友溪降安顺滴水滩瀑布,导致被困瀑布之中。昨天傍晚有报道称,救援仍在进行中,目测两人已身亡。

用专业人士的话说,现场环境十分恶劣,水、雾都很大,救援人员佩戴起专业的眼镜设备都无法看清楚瀑布内的情况,而且人一到达了里面是无法呼吸的。被困瀑布之中这么长时间的后果可想而知。

生命逝去,令人悲哀。无论这两位驴友姓甚名谁,来自哪里,这都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值得深度反思。

在悬崖处沿瀑布下降的运动被称为溪降或瀑降,这是一项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国内、近年来热度颇高的极限运动。此前,溪降已发生多起事故。例如,2015年7月,台州仙居公安局接到报警,在淡竹乡朱坑里瀑布,一驴友在溪降时被卷进瀑布中。这名驴友最终遇难;2018年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的山洪,袭击了正在宜昌挑水河和灵龙峡开展溪降穿越活动的两支队伍,致使三位溪友遇难。

溪降的危险系数由此可见。但对于很多极限运动爱好者来说,越是如此,越是刺激,越想尝试。公众无法苛责个体的探险欲望,但盲目、冲动、不计后果的行为应该受到批评。

溪降运动和瀑布水量关系紧密,适不适合搞溪降运动,要看瀑布水量大小。挑水河和灵龙峡发生的溪降事故,和前一日降下大暴雨山体蓄水较满有着直接关系。如果当时谨慎一点,及时取消溪降计划,料不至此。而滴水滩瀑布溪降事故和水量增大也有关,两名驴友所在的户外俱乐部,去年曾有其他成员来此处溪降,但当时水势很小,没有发生事故。那么此次溪降前有无进行客观理性分析,值得考问。

“疯狂的溪降,是时候该冷静一下了”,一名自称溪降运动资深爱好者在某论坛里写下长文,发出惊呼。在政府部门对此类运动予以关注、尽可能加强引导和管理之外,团队和个体的自觉尤为重要。

无论是不是极限运动爱好者,都应该敬畏生命、敬畏科学、敬畏大自然,以专业性和理性作出合理安排,不可任性而为。而为他人安全计,民间组织者作出选择须慎之又慎。须知,很多极限运动并不只是“我自个儿的事”,因为一旦出事,意味着救援的展开,而这些救援行动花费巨大人力物力不说,还十分艰险,令救援人员面临生死考验。

近年来,翼装飞行、独闯无人区……造成的死亡事件不少。极限不是极端,冒险不是冒死。凡为运动,皆以安全为基础,何时何地都得抛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孤勇念头,因为你的身后,是揪心的家人,是不安的公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