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8|回复: 0

“网红高铁”让革命老区“焕新颜”

发表于 2020-8-26 14:39: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中央网信办网评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组织开展“发现最美铁路·红色昌赣忆初心”网宣活动。记者先后走访南昌、吉安、赣州等地,感受“红色铁路”魅力。

  就在香港回归之前的1996年,著名的京九铁路开通了。这条铁路不仅连通了北京和香港九龙地区,为回归后的香港进一步加强与内地的经贸往来奠定坚实基础,这条铁路还为无数区域迎来真正的“铁路时代”,为当地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其中革命老区赣南就是其中一例。京九铁路开通前,这里堪称是“地无寸铁”,很多终生没有走出过大山的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真实的火车,所以,自从铁路开通后,很多村子里的人们拖家带口跑去看火车,领略这个堪称是拉动工业时代发展“车头”的大家伙,其时所受到的震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20多年过去,一条更新、更快、更方便的高铁——昌赣高铁的开通则更是令人动容,它的建设与投产锁定了无数赣南地区的期待与目光,在长久的等待中,他们更愿意把这条高铁称之为“奔向幸福生活的快车道”,期待它能给当年红火的革命老区带去更多的幸福感。在开通运营后的238天里,当地人们一天天在感受着老区的变化。原先很多“空心村”现在逐渐活跃起来了,大量的游客涌入,给旅游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年轻人也回来了,产业发展项目也纷纷落地了,就业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居民收入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原先“著名”的贫困县、贫困村现在也一个个快速摘了帽子,人民幸福生活指数节节攀高,在“勤劳致富、创意发家”口号号召与指引下,革命老区的发展真正迎来了新时代,在党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开创新的美好生活。

  这一切变化之伊始,就是从一条穿山越岭、跨越大江大河的昌赣高铁而起。416公里的高铁线,从南昌出发,沿赣抚平原南下,经吉泰盆地,跨过赣江和天湖山,到达赣州市。那座赣州赣江特大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被称之为“千里赣江第一桥”的它,是国内首座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大跨度高速铁路斜拉桥。作为全线重要的控制性工程,它是最早开始施工,在50个月的奋战历程中,工程师和工人队伍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让大桥终于在2018年8月31日和龙成功。它接连创造了几个行业第一:首次将箱型钢——混凝土结合梁用于高铁大跨度斜拉桥;首次在高铁斜拉桥上铺设无砟轨道;首次应用新型钢勇于构造连接技术;首次将索塔钢锚箱用于大跨度斜拉桥等等。这些记录,不仅是在国内很多都是行业内领先,即便是放在国际建造高铁的历史上,也有多个是“首次”。也正是因为昌赣高铁的建设者们无惧于困难与艰险,无惧于摆在面前一个个技术上的“拦路虎”,才能让这座令人目驰神往的特大桥如期完工,让动车组经过大桥时的短短25秒有了坚强而厚重的支撑。

  高铁技术的发展,高铁建设的快速推进,不仅让中国有了“四纵四横”和未来即将完工的“八纵八横”,且大大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提升了众多地区的生活水平。特别像赣南革命老区、太行山革命老区、沂蒙山革命老区,都搭上了高铁的“时代列车”,幸福生活如同奔驰而来的高铁列车一样如约而至。曾经因为它是崇山峻岭而孕育了中国革命,而今天,这里的锦绣山河再加上代表着时代速度的高铁,使它们更成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典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