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2|回复: 0

学校急救培训既要“纳入”更要“融入”

发表于 2020-8-26 20:15: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北京青年报

  通过系统培训,让在校学生普遍掌握心肺复苏基本技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问题的关键,不是该不该在校园内开设这类课程,而是如何让培训收到更好的效果。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此次共同将急救纳入课堂,与过去教育部门单独纳入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中国红十字会拥有丰富的医疗人才资源,健康与急救培训的师资力量更有保障。

  但也要看到,纳入是往原有教育内容之中添加新内容,新内容与老内容可能会形成冲突,这样一来,被纳入教学内容的急救培训课程,就存在被其他主课挤占的风险。因此,学校急救培训既要“纳入”,更要“融入”。如果说纳入是相加,那么,融入则是内化,将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融入课堂,课程不一定增多,内容却可以调整,使之更加有利于传授急救知识。比如,我国初中就开设了生物课,其中一些章节讲到了急救知识,只是内容太少,心肺复苏等具体技能更是涉足不多,可考虑在这些章节增加急救内容。

  再如,生理、物理、化学等课程的一些知识也与急救知识的联系十分紧密,心脏动力学、心电产生原理、人体消化酶、呼吸时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和转化等,都涉及这些知识。将基础科学知识与急救知识融会贯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急救原理、记忆急救步骤,也有利于学生学好基础课程,这样的融入,具有事半功倍之效。

  纳入是立足眼前,融入是立足长远;纳入需要再投入,融入则是现有课程的拓展与再开发,但纳入的课程更专业,融入的内容比较笼统。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取长补短,使校园内的急救培训成本更小,更有质量、更可持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