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50|回复: 1

他精心伺候两万五千只“鸡娃”

发表于 2020-8-26 20:34: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新华网


        10日,富奕山养鸡场。李富山走进鸡舍,鸡叫声此起彼伏。记者跟着李富山走进这个坐落在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界沟村三组的养鸡场,就感觉这个鸡场有些与众不同。

  1亩地的鸡舍、2.5万只蛋鸡,几乎闻不出臭味,看不到苍蝇。“我的鸡场要干净得让人感觉是个上档次的企业,而不是一个苍蝇满天飞的作坊。”李富山言语中满是自豪,水空调把温度调到最舒适的区间,移动塔式发酵设备一次可将4万只鸡的排泄物转换成有机肥。

  去年,他把老家的养鸡场搬来这里,并扩大养殖规模。便仓镇镇长卞冬云支持他带头搞环保养殖,李富山一次性拿出70万元购入发酵设备。

  “值吗?”“当然值!”李富山开始算账:将鸡粪加工成为肥料,发酵机每天能产1.2吨有机肥,销往绿化公司,或卖给瓜果蔬菜种植基地,每天可多赚360元。“以前,鸡粪直接倒入田里,臭气熏天,特别是夏天,招邻居骂;现在,变废为宝,收入也跟着增加。”

  养鸡,并非李富山一开始的营生。2011年前,他有一份让旁人艳羡的工作——江东集团铸造工,每月有四五千元的稳定收入。

  2010年10月,尿毒症夺走了母亲的生命,这改变了李富山的人生走向。“母亲每天的医药费160元,一年下来六七万元,我们的工资负担不起,入不敷出。”为母亲办后事时,李富山欠下三四万元债务,“那时只想把债还清。”

  李富山下定决心创业。“家里赔不起!”创业初期,家人反对的声音从未停止。铁了心的李富山想搏一把,他前往浙江、福建考察时,瞄准了牛蛙养殖。

  “当时看到人家养牛蛙,养得真好。”说干就干,李富山借来17万元,并在老家流转30亩土地,当作养殖牛蛙的“试验田”。

  万事开头难。因家乡的温度、环境、水质与浙江、福建不同,李富山养牛蛙失败了,借来的17万元打了水漂。创业挫败如一盆冷水将他从头到脚浇了个透。

  “这地可不能荒废,可以试着养鸡。”朋友王凤高的话激发了李富山东山再起的雄心。“摔倒了就爬起来,触底总会反弹。”2013年,5000只鸡,正式开启了李富山的二次创业之路。做一行钻一行,对养鸡一窍不通的他在朋友帮助下,不断充电,逐渐掌握了鸡的习性,提升了养鸡技能。

  “养鸡就像养孩子,是门大学问。”每天早上5点,李富山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走进鸡舍,巡视“鸡娃”们的健康状态。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他赚到了第一桶金,还清所有债务后,还赚了30万元。

  养鸡初期,除一台自动拌料机,其余都是李富山夫妇俩亲自动手;如今,他的养鸡场随处可见自动化设备,“以前,人工喂5000只鸡要一个半小时,现在用上喂料机,2.5万只鸡只需8分钟。整个鸡场,我们夫妻俩加上一个员工就足够了。”

  现在的养鸡场,每天能产出2300斤鸡蛋。“我们打造无污染的精品蛋,供给学校、幼儿园都经得起检测。”李富山的这份自信,来源于“独门秘方”。

  “鸡饲料的传统做法就是把鱼粉混进来,营养是跟上了,但鸡蛋有腥味,鸡粪有恶臭。”李富山多方学习,把传统饲料中的鱼粉、骨粉,换成绿色添加剂,并加入自家现榨的豆油,配上玉米等谷物一同饲喂,鸡生病少了,产蛋更多。

  “鸡场全年收入50万元左右,现在,我笃信能把养鸡事业做大、做强、做稳。有一份自己的事业,老人健康、孩子争气、家庭幸福,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小康生活吗?”李富山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6 20:53:16 | 查看全部
万事开头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