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5|回复: 0

作为不担当,等于乱作为

发表于 2020-8-27 16:19: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政文微信公号赵兵

近日到基层采访,听到干部群众对一类干部的描述:“领导说某条路有安全隐患,迅速把整条路都封了;领导又说不能影响群众生活,又迅速解封了……”

说这类干部不干事也许冤枉,他们整天看起来很忙,但大部分精力都虚耗在精心算计、左右摇摆上,干的是领导眼前活。他们会轻易从一个极端摆到另一个极端,实事干得不多,让群众受益的事干得不多,就更别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了。这种干部表面上不可谓不作为,但缺少了对群众、对今后担当负责的精神,可称作“不担当的作为”。

作为不担当,等于乱作为,有害无益,有时还给事业发展埋下不小的隐患。在决策上,这样的干部往往唯上不唯实,习惯盲目乐观,报喜不报忧,甚至故意隐瞒实情,导致片面决策,与实际发生偏差,降低了工作效能。在抓落实上,这类同志往往善于做表面文章,发现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愿面对、不想解决;凡事阵仗搞得很大,收效甚微;或者虎头蛇尾,留下许多烂摊子。

作为不担当,思想上摇摆不定,关键是没站稳立场。对症下药,要固本培元,首要的是回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命题,回答时代之问,站稳人民立场。想问题、做决策、抓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就不会因为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而进退失据、无所凭依。

作为不担当,行动上浮皮潦草,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把根扎得更深些,到实践中提高本领。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火热的实践中去,沉下身子接地气,摸清实际情况、把准群众心思,自然遇事有定力、有思路、有办法,也有了敢担当的底气和勇气。

当前,无论“六稳”“六保”,还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哪一项任务都需要精准聚焦,容不得半点飘忽不定。乡村建设中如何“留住乡愁”,城市管理是粗枝大叶还是“细细绣花”,减税减费是花拳绣腿还是真刀实枪?现代化治理的每一次政策选择,都需要笃定的发展理念和政绩观,都得经得起实践检验和人民检阅。党员干部必须以勇猛精进的精神敢担当、善作为,才能趁势而上,建立一番功业。

植根在中国大地上,植根于人民群众中,养成“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这样的党员干部才不会成为随风倒的“墙头草”,而是不惧疾风的“劲草”,乃至党和人民可堪大用的栋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